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063247
大小:3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5
《《秋词》 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秋词刘禹锡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不怕困难,高昂进取的精神。 4.背诵默写全诗。教学重点及难点: 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理解。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自古以来,文坛诸多人物每每见秋,或聊发赞美之情,“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其真实的写照;或悲叹萧凉悲伤之感,“断肠人在天涯”印证了他们的心迹,等等。今天我们再次领略一下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赋秋之作《秋词》 二、作者作品介绍: 刘禹锡(772-864)字梦得
2、,洛阳人。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刘禹锡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刘柳”;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相互唱和,因此又并称“刘白”。他的仿民歌“竹枝词”,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刘梦得文集》40卷。写作背景:这首诗是诗人被贬郎州司马时所作。永贞元年(公元805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
3、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秋词》就是被贬郎州时写的,从诗中可以看到,刘禹锡并没有悲观失望,而是一反常态,赞美秋天,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信心。这与他多次被贬,多次抗争的性格是一致的。 三、初读课文:1.听朗读录音,强调两个字的读音“寥”、“朝”2.结合注释,疏通句子意思。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春朝:春天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而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排云:推开白云碧霄:青天。
4、万里晴空,一只鹤推开白云,一飞冲天,我的诗兴也似乎随它到了天上,爱上了碧蓝的天空。四、研读探究1.诗的前两句用了什么手法?请具体分析一下。明确:对比手法。作者首先写了古代文人每当受挫,身陷逆境时,总是悲叹秋天的寂寞凄凉。也确实是这样,在文人的笔下,秋是悲的象征,是孤独、寂寞、惆怅的载体,但接下来,诗人却大胆而充满豪情地道出对“秋”的理解,对秋的追求:“我言秋日胜春朝。”在作者心中,它是美的季节,远胜过繁花似锦的春日,表现出诗人被贬后乐观的心情。2.为什么诗人直率坦言“我言秋日胜春朝”?明确:因为“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
5、诗情到碧霄”。“晴空一鹤排云上”,“晴空”二字即描绘出秋高气爽的秋天的特色,是春天多风沙、有春寒所不能比的。在诗人被贬的背景下,一只孤鹤直冲云霄,博击长空,作者的用意不言自明。这一意象正是全诗的精华。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那种被贬、被压抑的情感早已随着仙鹤飞向云天,展翅飞翔!是的,诗人那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坚定信念早已是“便引诗情到碧霄”了。五、归纳提升这首《秋词》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通过对仙鹤直冲云霄景象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情怀。六、秋之拓展关于秋的诗词: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6、。——唐·王勃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唐·岑参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请同学们朗读,体会诗的韵味和节奏,也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 问题1、:诗的前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 对比手法。作者首先写了古代文人每当受挫,身陷逆境时,总是悲叹秋天的寂寞凄凉。战国时楚人宋玉曾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可以说开创了“悲秋”之先河。接着道出了自己对秋天的感受:秋天胜过春朝。 问题2:为什么“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白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问题3: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本
7、单元中学过的课文还有哪首诗中的内容表现了相同的观点? 《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问题4:本单元中哪篇文章可以印证“自古逢秋悲寂寥”? 《天净沙·秋思》。作者在写景的基础上,发出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感叹. 问题5:怎样理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晴空”写出了秋日的天高云淡。“一鹤”是孤单的,但也是独特的,正是这只鹤顽强奋斗,冲向云霄,才冲破了秋天的肃杀的氛围。使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精神抖擞。它是顽强不屈的志士的写照,奋斗不息的精神的象征。“诗情”指豪情,也是壮志
8、,有了这种豪情壮志,秋日的寂寥自然会一扫而空的。 问题6:比较《山行》与《秋词》 同:二者都描写秋景,都借秋景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 异:《山行》全篇表现的都是生气盎然的画面和景致,形象鲜明,色彩绚丽;而本诗侧重抒写感受,以说理为主。 四、背诵活动: 1、集体背诵本诗 2、接龙”背诵本诗 五、作业: 1、外背诵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