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教学设计

秋词教学设计

ID:32589217

大小:60.0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3

秋词教学设计_第1页
秋词教学设计_第2页
秋词教学设计_第3页
秋词教学设计_第4页
秋词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秋词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秋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学生诵读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的基础上,教给学生鉴赏古诗词的方法。体会诗人独特的“喜秋”情怀,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3、背诵、默写全诗。【教学重点】1.感受诗词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2.培养学生对蕴涵在诗词屮的思想感情和人生衿理的领悟。【教学难点】领悟蕴涵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教学方法】反复诵读吟咏,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赏析品味,加深理解。可结合运用比较法(换词、移位等)理解课文。【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解题2、作家作品简介:(请同学们把搜集到的有关知识述说出来,然后总

2、结)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屮山人。贞元七年屮进士,又屮博学宏词科。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百”。他的仿民歌《竹枝词》,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刘梦得文集》40卷。(二)研读诗文1.指名试读诗句。教师指点:前一句可读得低沉,后三句应一句比一句高昂。学生再读。2.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说说读诗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3o小组讨论,全班交流。4.精析鉴赏,读中悟情。(1)以下哪些诗句印证了“自古逢秋悲寂寥”

3、一句?A、战国•楚•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B、唐•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C、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D、唐•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E、唐•李白《子夜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F、唐•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2)诗人表现“秋日胜春朝”,不写秋天如何秋高气爽,秋色如何迷人,而写万里晴空孤单的一鹤排云冲霄的景象,这与“悲寂寥”有何

4、根本的不同?【明确】“晴空”写出了秋tl的天高云淡。万里晴空展现出一幅开阔景象,更显出“一鹤”矫健凌厉、奋发向上的气势。显然,这只鹤是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使人精神为之抖擞。这便自然而然地引出“便引诗情到碧霄”。(3)“便引诗情到碧霄”中的“诗情”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诗?【明确】古人云:“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就会奋斗不息,便不会感到寂寥。“诗情”指豪情,也是壮志,有了这种豪情壮志,秋日的寂寥自然会一扫而空的。“一鹤排云上”所体现的奋斗之志与诗人的情志已融为一体,画意与诗情相互映衬,相

5、得益彰,让人觉得其诗情好像与鹤一起直冲云霄。此可谓诗情画意的完美结合。5、熟读成诵:⑴配乐范读。⑵指名学生配乐朗读,其他学生评价,师加以指导。⑶生配乐诵读。⑷小组赛读,赛背。(三)迁移拓展1、试比较《秋词》与《山行》二首古诗的异同点。【明确】同:二者都都是借咏秋景,表现作者昂然向上的情怀。异:艺术表现却有所不同。《山行》通篇表现充满生机、情趣的画面,远景近景相映成趣,形象鲜明,色彩斑斓。后二句借形象喻理,却含而不露,以引人联想、耐人寻味见长。本篇抒写感受,以说理为主。后二句以物寓志,也以形象唤起人们的想像,然而形彖从屈于议论的抒发,诗

6、意诗情的表现比较直露。2、试比较刘禹锡的两首《秋词》在立意、写法上的异同点:秋词(其二)刘禹锡山明水净夜來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同:二者立意相似,都是要把秋天和春天相比,表现秋天自有秋天的美,自有春天所比不上的特点。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异: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景随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以风骨见长。【相关链接】秋词(其二)前

7、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你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象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秋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诵读古诗词的能力。2、通过推敲字词,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体会诗人独特的''喜秋〃情怀。3、学习作者善于从自然地景物中捕捉灵感,借物抒怀

8、的方法。【教学重点】1.学习感受诗词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2.学生能领悟蕴涵在诗词屮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教学难点】领悟蕴涵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教学方法】反复诵读吟咏,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赏析品味,加深理解。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