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998839
大小:25.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4
《探解“校本培训”之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探解“校本培训”之惑大连教育学院李木20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作为“教师在职培训的新理念与新策略”,教师校本培训最先在英、美等国产生,经二十多年,已为许多国家所接受和引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一些地区在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时,运用了这一模式,1999年在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文件中,校本培训一词首次被明确提出,校本培训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所必须采用的一种模式。在我们运用这一模式进行教师继续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困惑,影响了校本培训的实施效果,为此,笔者把目光投向了校本培训的发源地,通过搜寻和研究英美等国的相关资料,逐步弄清了几个困扰我的问题
2、,暂借此文跟大家探讨。一、“校本”与“本校”有人说校本培训也就是本校培训,所以开展校本培训是各校自己的事情,不需要专业培训机构的指导。这样说是否有道理?我们暂时不急着做判断,而先来看看美国教师校本培训的发展轨迹。美国在校本培训产生之前,流行一种叫“以学校为基地”的模式,很类似我们所说的“本校培训”:就是教师培训由学校自身组织、领导,依靠校内优秀骨干教师去带动其他教师,互教互学,共同启发提高。但这一模式很受学校自身条件的局限,如在一些规模小,师资和设备条件差的学校很难实施,同时,这一培训形式重在校内,不太考虑社会的要求和教育发展的趋势,故难以起到全面提高的培训效果。因此,“以
3、学校为基地”的模式风行一时后,很快就被淡化了。在总结它的经验的基础上,美国的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正式诞生。被称为“以学校为中心”3的校本培训模式在重视学校作用的前提下,也强调专业培训机构的指导作用。专业培训机构要深入学校,和学校一起研究制定培训计划,并调动多方力量和学校一起对教师进行培训。现在我们再来看“校本”和“本校”的问题,是否已有了明确的答案?如果我们也以“本校”培训来理解“校本”,那么在实施过程中,也会产生类似美国曾产生的困惑,就容易使校本培训陷入困境。从我们区域的角度讲,在实施校本培训模式时,应借鉴美国的经验,建立起区级、点校级和校级三层校本培训网络,使校本培训在
4、健康轨道下运行,真正发挥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二、“培训”与“教研”“校本培训”这一名词是一个舶来品,是理解和翻译的结果。但传到我国之后,就出现了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二个名词,让我们很多人产生了疑惑,认为他们是不同的。我们来简单做个分析,这里隐含二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国外仅有校本培训一词?其一,英美等国家没有教研部门。我们通过课程改革专家之口已知道这一信息,所以,国外也不会有教研一词出现。其二,国外对培训概念的界定和理解。英国国家教育和科学部曾在1970年把“在职培训”界定为“教师在任教后参与的任何与其专业工作相联系的活动”。由此可见,培训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像我们
5、对教师进行的专题讲座、下校指导、举办竞赛等,在他们看来,都属于培训。如新加坡在设置教师进修课程时(每年100小时),除和我们相同的内容外(如学科知识、教育理论),教师学习唱歌、舞蹈、插花、瑜伽等艺术健身活动也计入课时,同时参加学校举办的经验交流(他们称为经验分享)也计课时,不过讲者的计时是听者时间的二倍。第二个问题,我国为什么会有校本“培训”和“教研”3之分呢?依我分析,这可能是由于我们部门职能的细化所造成的。如我们的教师培训机构分培训部和教研部,南方分教研室和教师进修学院,虽然目标都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但工作分工却是不同的。教研人员负责下校看课指导,组织教研活动;培训
6、人员负责举办各种培训班,依课程计划开展培训活动。长此以往,在人们头脑中,就将“培训”和“教研”割裂开,认为他们各自在干不同的事情,毫不相干,而忽略了他们工作目标的一致性。由此,产生“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二个概念就不奇怪了。但是“培训”和“教研”二个割裂的概念所反映的问题,正是我们教师教育机构正在努力克服的弊端。我们现在倡导研训一体,就是要强调培训、教研的融合,强调二者目标的一致性和工作的合作性、共生性。上海结合我国情况提出了校本研修的概念,我个人认为,这是借鉴国外经验,贴合我国实际的一种发展和再创造,是我们在借鉴异域经验时所应采取的态度和原则。三、“教师”和“教职员工”
7、我们通过实施校本培训,已达成了这样的共识,认为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这里的“教师”指的是一线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教师资格的人。而需要给大家提醒的是,一所学校不仅仅由教师所组成,还有为一线教师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的员工。在国外还有一种做法可能未被大家所关注,就是一种叫“教职员工”的校本培训,将培训对象扩大为全体教职员。因为他们认为不改进整个学校工作,使教师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备课条件,仅培训教师未必能改变学校面貌和提高全校教学质量。这个经验,是否对我们开展校本培训有所启发呢?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