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

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

ID:42920634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2

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_第1页
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_第2页
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_第3页
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励学生自主构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激活兴趣。明确目标,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一节课,头开得好,既可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兴趣,又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开启学生的思维。还可以使学生明确目标,掌握教学重点、难点。如:教学《捞铁牛》一课,师问:“同学们,当你看到本课的题目舌,你会想到什么问题?”生答:“我想到了什么样的牛是铁牛?为什么称它为铁牛?为什么要捞铁牛?”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

2、问题再导入新课:“同学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请看课文……”这样,教师用既可以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问题的探索兴趣,又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二、活化教材。加工、重组教材内容关注生活经验及情感体验,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利用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加工、重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一年级数学(人教实验版)“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励学生自主构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激活兴趣。明确目标,提高学生主动参

3、与的意识一节课,头开得好,既可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兴趣,又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开启学生的思维。还可以使学生明确目标,掌握教学重点、难点。如:教学《捞铁牛》一课,师问:“同学们,当你看到本课的题目舌,你会想到什么问题?”生答:“我想到了什么样的牛是铁牛?为什么称它为铁牛?为什么要捞铁牛?”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再导入新课:“同学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请看课文……”这样,教师用既可以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问题的探索兴趣,又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二、活化教材。加工、重组教材

4、内容关注生活经验及情感体验,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利用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加工、重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一年级数学(人教实验版)“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这一知识点,教材是将圆形和三角形个数进行比较而呈现的。根据学生喜欢动物及童话故事的特点,在教学中把圆形和三角形改为黑兔和白兔,并借小兔子的童话故事引入新课。学生表现了强烈的兴趣,他们积极地思考、观察、比较、评价,在宽松、热烈的氛围中,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三、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在合作中积极参与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方式。在

5、教学中鼓励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当中去,在小组合作中,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自的小组中讨论,并解答问题。在教学《猫》一课中,让学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精神。首先提出问题,引导思考: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描写猫的性格特点的?这些词语之间是否矛盾?这说明了什么?围绕这一主线,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各抒己见,归纳综合,形成小组意见。让每个人都参与汇报,并发表自己小组的不同见解。四、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在激活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初步参与教学活动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给学生

6、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多方面、多角度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题,会提问题,并且要鼓励学生独立解决这些问题。比如:教学《捞铁牛》这一课,要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试着去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作者单位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西区第一小学)浅谈小学应用题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刘玉珠我有次出了一道应用题:新华书店运来《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90本,每8本装一包,卖出7包后,还剩多少本?有几个学生来问,我给他们讲解:①要我

7、们求什么?②还剩的本数:总本数一卖出的本数。③卖出几本?我把题目变换了一下:新华书店运来《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90本,卖出7包,每包8本,还剩多少本?这下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我只在叙述顺序上作了一下变换,为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呢?于是我作了比较测试。测试内容:①学校体育室里有乒乓球8盒,每盒6个,共有多少个?②少先队员栽30棵树苗,每行栽6棵,栽了多少行?③同学们做红花16朵,做的紫花比红花少9朵。同学们做紫花多少朵?我发现不善于逆向思维的学生,错误率高。为此,我加强小学应用题的逆向思维的训练。具体从

8、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一、注重对数学命题的逆向叙述学生在学习了很多顺向叙述后,往往会形成许多“形而上学”的观点,如:“比……多”用加法,“比……少”用减法计算的错误思维,要排除这种情况的出现,必须注意穿插逆向叙述题,让学生分析。二、注重对数学问题的逆向转换任何一个顺向问题都可以变为逆向问题,而且问题的条件越多,改变成逆向问题的数量也就越多。例如:“学校体育室里有23副跳棋,借出15副,又新添了12副,这时体育室里还有几副跳棋?”,这是一道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应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