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主学习中的几个误区及对策

浅谈自主学习中的几个误区及对策

ID:42885611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3

上传者:U-2437
浅谈自主学习中的几个误区及对策_第1页
浅谈自主学习中的几个误区及对策_第2页
浅谈自主学习中的几个误区及对策_第3页
浅谈自主学习中的几个误区及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自主学习中的几个误区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浅谈自主学习中的几个误区及对策自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许多教师都能活学活用,把课标中倡导的新理念、新精神自觉的融入到教学之中,使课堂教学一扫“满堂灌”、“满堂听”时的死气沉沉,万马齐喑的气氛,转而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踊跃发言的局面,让人感到新课改后一种全新的气息正在弥漫着校园。然而,在令人欣喜之余,根据我自身教学体会和我听课时的观察发现:部分教师对新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究”的领悟不深,导致语文课堂教学出现几个误区。现就这几个误区以及自身的体验提出几点对策,具体论述如下。一、合作学习中的分组讨论成了形式前不久,我们到一课改实验地听了几节课。这些课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都采用了分组讨论,而这种讨论大多是信马由缰式的讨论,对学生放任自流。而后,它们却被被冠以好听的名字──合作学习。部分老师认为这就是合作学习,这种做法充分体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确实,从外表上乍一看去,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议论纷纷,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完全不一样。但我仔细观察,慢慢发现,在这种分组讨论中,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参与了,有的在玩,有的在利用这次机会聊天或讨论与课堂无关的东西,有的默不作声独自走神。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怎样才能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必须弄清楚合作学习的内涵。什么是合作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认为“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这里面有两点关键要求,就是“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也就是说,我们在让学生分组讨论时必须然他们明白他们明白本小组的任务,让每一个组员明白自己在这场讨论中的分工和责任。所以,要根除这种流于形式的“合作” 学习,在让学生讨论时,我们必须先让学生明确“共同任务”以及自身承担的责任,这样给每位学生定位,让他们都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全员参与,才能体现合作学习的真正内涵。二、表演滥用反而弄巧成拙。让学生表演课文中的一些角色,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书中的任务及故事情节,更好的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提出的一些新要求。我想,之所以这样要求,目的在于让学生潜入到课文意境中,为更好的理解课文服务。然而有些课文根本就没有相应的故事情节,比如诗歌、抒情性的散文等根本就不需要去表演里面所涉及的人物和事件。本不应该表演的东西硬是要求学生表演,既耽误的课堂上宝贵的时间,其效果又会适得其反。比如我在一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比赛中见到,几乎每位参赛者都用了表演法来演绎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其中有一教师执教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居然也要学生来表演一番,他让学生表演杜甫老态龙钟的模样,这简直是弄巧成拙,这与课本内容有什么关系呀?结果这一荒唐透顶的闹剧不仅没给教学效果增色,反而让这堂可教得一败涂地。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样才不会犯这样的毛病呢?我认为,首先应该理解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表演的目的。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最终理解课文内涵。要求表演的前提条件在于课文要有故事情节。没有情节,硬是要加点内容表演,只会出现现代版的画蛇添足。诚然,表演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编、演课本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及创新精神,还让课堂“活” 起来。然而,这一方法的应用,应根据教学内容而定。如前面所列举的这位教者既没有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也没把重点放在理解杜甫的忧国忧民思想上,他设计的这一段表演与此毫无关系,其结果只会造成人们的反感。三、课堂评价变成毫不务实而又千篇一律的表扬。《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从我的经历看,大部分教师确实也领会了这一精神。可是,在教学实践中,有的评价却慢慢变了味齐具体表现为:方式单一,语言含糊,不论对象,不分是非、一味表扬。在我近年的听课活动中,我发现,只要学生答完问题,老师就号召大家“掌声鼓励!”并毫无根据的说:“太好了!”“太棒了!”“真了不起!”这些语言。由于根本就不合实际,未免过于形式化吧!难道所有的回答都应这样肯定?都值得这样评价?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怎样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部分老师对课标读得不够细致,对其理解不够,更没有理论联系实际。其实,我们对学生的评价,首先应细化。“太好了!”好在哪里?是语言表达清楚,还是对问题分析得透彻?具体些。要让你的评价使学生心服口服。其次,评价应根据对象、场合不同而使用。对成绩差、自卑的学生,应多给一点;对处于优势的、骄傲的学生,应适可而止。因为适时的激励能增强学生的自信,而过分的表扬会导致学生骄傲。最后,评价应当客观。当学生答错时,应及时指出、纠正。《课标》是提倡以积极的评价为主,但并不是说有错不改,而是说方式应委婉些,“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使他容易接受。如果做到这些,我认为这才真正领会了《课标》中有关评价的精神。四、教师由权威、主角变成“配角”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必须打破过去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听” 的教学习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于是,有些教师开始迷惘了,认为这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彻底颠覆,一时半会还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们有的甚至认为既然学生是主体,那么就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师就是配角。因此,课堂上,不敢过多讲话,惟恐占据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不敢妄加评论,生怕压制了学生的个性。结果整个课堂由于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就像一盘散沙,各抒己见之后又各持己见,对须掌握的知识模棱两可,结果一堂课看似生动活泼的上下来,结果却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那么,课堂上,教师的角色是什么呢?其实只要仔细读新课程标准就不难知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把各个教学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重组、加工,使学生能在积极、有效、高质量的多向互动中掌握知识。也就是说,教师的引导作用必不可少。当然,上面的看法仅是我个人的看法而已,既然是一己之见,由于认识水平和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程度有限,难免有不足,有的看法、观点甚至会贻笑大方,唯望阅者及时批评斧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