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870606
大小:5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22
《浅谈“尊重学生”(教师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尊重学生”临川六小:刘芬【内容摘要】人人都渴望被尊重和赏识,这也是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垂耍体现。有了尊重,才会有和谐,才会有发展,人牛和社会不能缺少“尊重雹在学校教育中,我们不仅要提倡学生尊重老师,同样,老师也要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屮自觉地尊重学生,是作为教师基本职业道徳而存在的,是老师应有的责任。所以,我们要给学生多一点尊重。【主题词】平等民主关爱尊重一、社会上仍然存在不尊重学生的现象同教师一样,学生也有着人所貝备的一切尊严和品格。教师在要求学生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劳动的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人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把学生视为具有一定社会价
2、值的社会意义上的人,而不能只把学生视为未來的驯服的工具、恭敬顺从的奴仆或“后备的机器”。长期以来,rtr丁受以“礼”、“仁”为核心的封建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中小学中的师生关系大多屈于比较典型的主仆型关系,唯师独尊,唯师独从,而学生最基木的人格却得不到尊重。当前,不尊重学生人格的现象相当普遍,在经济、文化、教育欠发达地区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为:体罚’包括罚站、罚跑、罚干、打骂、讽刺和挖苦。对学习上、生理上有缺陷,或服饰贫酸的学生漠不关心,甚至予以冷落,其实质也是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忽视与权力的侵犯。二、为什么要尊重学生1、十六大报告精神倡导十六大报告中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尤其是
3、其中的“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更是让人感动。这“四个尊重”涵盖了一切领域和各个方面,其意义不仅仅是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重视,而且是对“尊重”的呼唤与倡导,其意义十分重大。2、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才会有和谐;有了尊重,才会有安定;有了尊重,才会有发展。人生和社会不能缺少“尊重”。因此我们知道,人人都渴望被尊重和赏识,这也是人的价值和尊严的重要体现。有了尊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以为:耍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相互尊重”的时代风尚,就必须从学校教育抓起。在学校教育屮,我们不仅要提倡学生尊重老师,老师也要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自觉地尊重学生
4、,是作为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而存在,是老师应有的基本责任。所以,我们耍给学生多一点尊重。3、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活动我们应该承认——如今,对学生不尊重的现彖述是屡见不鲜。俗话说:这世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好、中、差,就口J以分出三、六、九等來,就象是十个指头有长短一样,学生亦然。在一些教师的眼里,一大群学生挤在一个教室里,吋间一g,总能从屮感觉岀好、屮、差来。而这“差'迪不单单是指文化成绩差的学生,而是在一个班级中,总有一些或文化成绩、或思想意识、或行为习惯相对班级整体来说要差一些的学生。这些“差生"本应是备受关注的群体,他们需要学校、老师更多的尊重、支持和理解。然而,
5、这些“差生,,却遭遇着种种校园歧视,自尊心一次次地受到挫伤,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尊重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差生的座位大都被安排在后排或者角落里;教师与差生几乎没有什么正常的语言交流,有的只是冷嘲热讽;在课堂上,有的教师不仅从不给差生冋答问题的机会,甚至他们讲课时在教室里的走动都不会接近差生;有的教师回避、甚至拒绝回答差生的提问,怀疑羌生的进步,把口己所谓的一点“爱诠部都倾泄给了那些自认为“优秀"的学生;冇的老师对自认为的差生百般挑剔,而对自认为的优生却是尽量呵护,不是有这样的一则笑话么:在老师眼里的一差一优的学生都在课堂上抱书睡觉,老师对差
6、生的批评是“读书时述在睡觉,像什么话?”而对优生说的是“看看这位,睡觉都在读书雹在对待差生的问题上,很多教师的做法违背了教育最基木的平等原则。由于我们的一些教师对新时代的学生群体的心理状态、口标取向和行为方式,缺乏深刻的认识,心理上的不愿理解或不能理解变成了对学生的可怕的偏见。而事实上,情感是联结师生关系的精神纽带。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感情的好坏。第2页,共11页师生间搭起感情交流的桥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教学效果就会很好。如果教师对学生缺少感情交流,缺乏必要的尊重,教师所做的教育工作就会被学生视为陈in的说教,也就显得苍白无力,收效甚微,
7、甚至无效。这样的教育过程缺少学生的口愿参与,“互动"成为一厢情愿的“单动=智慧的火花碰上冰冷的雪墙,绝对不会产生共鸣。我们一直强调的“师道尊严”并不错,但如果过分突出这一点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应有尊重就会让学生觉得其可敬而不可亲,从而对我们敬而远z。尤其是我们的一些习惯性作法,比如师生谈话难以做到平起平坐,使学生感到不安;学生迟到了要喊“报告r老师当众责备,使学生感到尴尬;还有的动不动就翻学生书包,让学生感到隐私权受到侵犯等,都在无形中伤害了学生,而我们还觉得是应该的。这不仅不利于培养教育学生,而且不利于形成学生的“尊重”意识和习惯。因此,我们要在学校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