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之《劝学篇》福泽谕吉著

读书报告之《劝学篇》福泽谕吉著

ID:42840082

大小:38.8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3

读书报告之《劝学篇》福泽谕吉著_第1页
读书报告之《劝学篇》福泽谕吉著_第2页
读书报告之《劝学篇》福泽谕吉著_第3页
读书报告之《劝学篇》福泽谕吉著_第4页
读书报告之《劝学篇》福泽谕吉著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书报告之《劝学篇》福泽谕吉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读书报告之《劝学篇》福泽谕吉著艺术管理1401任紫莹20141403194本书的背景是日本明治维新初期。时,日本国,受西方文明之冲击,为求自立,痛下决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领域展开全面深刻的学习和革新。福泽氏叹于一方面列强欺压,主权可危;一方面旧习陈积,人民志短。遂成此书,鼓励国民,尤其是学者,立志向学,自强不息,响应时代的号召,承担起独立文明之精神,兴办实业,下启民智,上兴国力,以维护人民之自由,民族之独立。该书由1872-1880年间发表的17篇文章汇集而成。虽所涉颇广,但形散神聚。宏思

2、细玩,我在这里尝试将其大体内容概括分为3个层次:首先,其点岀了自由平等与独立自强的原则;然后,其讨论了在此原则下,人民与政府,乃至国与之间的关系;最后,其提出了,在此关系和原则下,作为学者的使命。兹叙如下。1.总则:自由平等与独立自强这是本书的宗旨,贯穿始终的文明之精神。概言之:唯自强求学方能独立;唯独立方能自由;唯自由方能平等。1.1唯自由能平等人人生而平等,“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但这种平等是"权利”之平等,而非'权力”(即地位)之平等。(第一篇)何谓权利平等?即人人享有追求并实

3、现其自由的权利。那么又何谓自由?作者谈了很多方面(第八篇),但基本上可以理解为利用天赋能力,实现天赋潜能。我试着归纳(略加发挥)如下:人有“身、心、智、灵”四个方面的天赋,从而也有相应的需求。比如,人有“身”,故当有响应的生存权和获得感官喜悦的权利;在“心”的层面,人有“心”,故有追求幸福和情感认同的权利;人有“智”,故当有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权利;人有“灵”,故当有追随良知,并探索诸如生死等终极关怀的权利。为何权力不平等?能力有高低,承担有轻重,志向有宏促,运势有穷达。欲求改变,唯励志向学。1

4、.2唯独立能自由唯有独立方有自由可言,否则,必遭压制,沦为依附,主权不保,遑论自由?何谓独立?独立分为两个层面:1)物质独立2)精神独立。(第十六篇)前者很好理解,即是谋生之技。而后者是指精神之主宰,灵明之引导。否则,浮沉随世,进退由人,浑浑噩噩,沦为物役,纵富甲一方,又何来独立?由此可见,上面所述的人在“身、心、智、灵”这4个层面的自由,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而进一步,人和政府都有独立和自由的问题。其之间也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唯有独立之国民,方有独立之民族。若泱泱国民,尽无独立自由之精神,

5、摄于政府之强力,而唯唯诺诺,消极无为,则文明终只是徒具其形。最终,“产生专制之政府,无志之愚民”,对内腐败专横,对外软弱无骨,必见弃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些见解,实为精辟。让人联想起了中国的洋务运动,其决心不可谓不大,用功不可谓不艰。但多是庙堂之忧,多是唯器之论。“师夷长技以制夷”,但“夷”终究是“夷”,其拒文明实质于千里,遂成甲午之败。1.3唯自强能独立独立,意味着,退,足以一技以自立;进,足以雄才以匡时(第九、十篇)。而这,必须以自强求学,方有可期。何谓学问:既然上述的独立有两个层面,物质、精神

6、。那么,为通往独立之路的学问,也相应可以分为两类。但作者苦于儒佛之士,重纲礼而轻技巧,空谈文章,百无一用的流弊,从而大力推崇理工农医等“实学”。(第一篇)如何劝学:鼓励国民,树立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发奋自强,向学自立。这也就是,诸葛亮在告诫子篇中说的:学需志也,才需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契约论:人民与政府人民与政府是一种契约关系:法律。(第六篇)即政府是代表国民,按照国民的“意志执行事务”。这种“意志”,就是保护国民追求自由的权利不受侵害;这种“事务”,就是人民与政府签订的契

7、约法律;这种“执行”,就是政府是法律的执行者,人民不得私设公堂,扰乱秩序。人民,对政府而言,具有主人和客人两种身份。一方面,其是国家的主人,参与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另一方面,其又是国家的客人,服从法律,不得私自违反和执行。(第七篇)政府,作为人民的代理,要履行“照顾”的职责。所谓照顾,有两方面含义。保护,即执行法律保护国民的自由;2.指导,即制定政策,指引帮助人民的生活。(第十四篇)1.当人民因政府行为不端,而发生冲突时。人民可能的举动有三:1.唯唯诺诺,屈从政府;2.实力对抗3.坚持真理,舍身力

8、争。而在此方面,作者认为,应当采用第3种方法,用近乎“殉道”的方式,去感化那些暴虐的政府官吏,因为邪不胜正,天理昭彰。(第七篇)2.政府,不应当压制人民追求自由的权利,不应当堵塞人民的言论自由,和作为主人的权利。人民和两者应当真诚相待,坦率沟通。否则,会产生“怨尤”的对立情绪,造成内耗,威胁稳定,贻害无穷。(第十三篇)3.学者的使命作为中产阶级的学者,不应当以一人一家的衣食为满足,不应当一味依附于政府,谋求一官半职。而应当承担时代之使命、文明之重任,兴办实业,开启民智,传播独立自由之精神。3.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