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边法、两边及其夹角法

三边法、两边及其夹角法

ID:42833569

大小:8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3

三边法、两边及其夹角法_第1页
三边法、两边及其夹角法_第2页
三边法、两边及其夹角法_第3页
三边法、两边及其夹角法_第4页
三边法、两边及其夹角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边法、两边及其夹角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边法、两边及其夹角法》教学设计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第二节三边法、两边及其夹角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和“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能运用这两个判定定理证明三角形相似。(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方法类比相似三角形的证明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渗透体会类比、转化的思想。2、通过三角形两个判定定理的学习,能根据已知条件证明三角形相似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全等三角形的SSS和SAS的证明方法,利用类比、转化的思想证明以上两个相似三角形的

2、判定定理,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模仿,培养学生的严谨推理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运用“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和“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证明三角形相似。难点:对“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和“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的证明。三、教学准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课本、教案、三角板、练习题四、教学时间45分钟五、教学流程(一)复习提问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是什么?学生回答: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你有哪些方法?学生回答:方法1、通过定义(比较麻烦、不常用)方法2

3、、通过平行线(条件特殊,使用起来有局限性)3、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你有哪些方法?学生回答:方法1、定义方法2、SSS方法3、SAS方法4、ASA方法5、AAS设计意图:引导复习旧知识,承前启后,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二)引入新课类比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思考猜测以下问题:例1如图,在△ABC中和△A’B’C’中,如果==,那么△ABC中和△A’B’C’相似吗?AA’DEB’C’BC引导学生做辅助线,师生共同完成证明总结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个三角形相似。几何语言表述

4、为:∵==∴△ABC∽△A’B’C’练习1已知如图,D、E、F分别是△ABC的边BC、CA、AB的中点,求证△ABC∽△DEF。(分析:利用中位线的性质,可得两个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可得两个三角形相似.)例2在△ABC中和△A’B’C’中,如果=,∠A=∠A’,那么△ABC中和△A’B’C’相似吗?AA’DEB’C’BC引导学生做辅助线,由学生完成证明过程.总结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4: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相应的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几何语言表述为:

5、∵=∠A=∠A’∴△ABC∽△A’B’C’补充说明: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中,不存在SSA。引导学生了解相似三角形判定方法4中的这组对应角,必须是对应成比例的两条边的夹角,而不是邻角或对角。练习2如图,在四边形ABCD,∠B=∠ACD,AB=6,BC=4,AC=5,CD=7.5,求AD的长。(分析:由已知一对对应角相等及四条边长,猜想应用“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他们的夹角相等”来证明,计算出=,结合∠B=∠ACD,证明△ABC∽△DCA,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得出关于AD的比例式=,从而求出AD的长。)(三)课堂练习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P是BC边上一点,且PC=

6、BC,Q是CD的中点。(1)求证:△ADQ∽△QCP(2)判断AQ,PQ的位置关系,说明理由。(四)课堂小结1、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相似三角形的方法有:定义法、平行线法、三边法、两边及其夹角法。2、教师加以补充说明:(1)体会利用全等知识解决探索相似条件时遇到的难点是什么?(2)反思这节课,对后续几何内容的学习有什么借鉴意义?(3)你认为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还有哪些方法?(五)课后作业教材第34页练习1、2、3六、板书设计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定义法(2)平行线法2、判定定理3: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3、判定定理4: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7、例1证明:在AB上取一点D,使AD=A’B’,在AC上取一点E,使AE=A’C’,连接DE∵==AD=A’B’AE=A’C’∴=∴DE∥BC∴△ADE∽△ABC∴==∴B’C’=DE在△ADE和△A’B’C’中,AD=A’B’DE=B’C’AE=A’C’∴△ADE≌△A’B’C’∴△ABC∽△A’B’C’例2证明:在AB上取一点D,使AD=A’B’,在AC上取一点E,使AE=A’C’,连接DE∵在△ADE和△A’B’C’中,AD=A’B’∠A=∠A’AE=A’C’∴△ADE≌△A’B’C’又∵==AD=A’B’AE=A’C’∴=∴DE∥BC∴△ADE∽△ABC∴△

8、AB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