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755319
大小:289.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9-22
《发现与解决问题的操作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发现与解决生产问题一、何谓“问题”1、何谓“问题意识”2、“问题”的意义二、如何发现问1、发现问题的正确态度2、不能发现问题的因素3、现地现物--------走动管理4、日常管理5、解决问题的成本差异6、操作层问题的分析7、解决问题的成本差异三、发现生产问题的方法1、现场管理的金科玉律2、分析问题的PM手法四、如何发现与解决生产问题1、5W1H法2、4M检核法3、解决问题的标准程序Jiangxinke2010.8.1“问题”是我们个人能力范围以外的一些东西,是用来扩大一个人能力范围的,如图1-1所示。“问题”与生产部主管的关
2、系是:生产部主管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和解决生产问题。正因为主管能够解决普通员工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主管的薪酬要比普通员工的薪酬高。如果不能解决问题,那么各级主管的职位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因此某一级管理人员接到下级反映的问题,应当尽力解决或部分解决,而不应该完全交给上级来处理。1.何谓“问题”图1-1问题是用来扩大个人的能力范围的何谓“问题意识”能够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人,就是愿意进步的人;具有问题意识的人才会发现问题,并运用其综合判断力,从现象中抽象出其特质及重点。有问题就一定会发现差距,而发现差距必定有比较的过程以及相关的
3、结论。反之,就是不愿进步的人。还否定其它人改善和态度的意愿,问题=(差距)2.何谓“问题意识”缺乏“问题意识”的常见现象有以下几点重复问题一再发生;品质不良率偏高且无任何改善;极少改善提案;工作极为被动;各种浪费多;异常情况常被掩盖;工作表面化,不深入;扯皮现象多,遇事找借口。“问题”的意义世界惟一不变的东西是“变”,人的价值是在世界不断发生变化中体现价值,因为人脑必须与问题“结合”在一起才能够体现智慧,只要人以生命的状态存在,就应该不断思考和解决问题。问题不仅是成功的向导,还是成功的催化剂,是衡量成功质量的重要
4、指标,解决问题是主管的重要使命,主管要及时把旧的问题解决掉,这样才有精力去面对新的问题。例如:现在大多数企业的产品,除了那些资源性的产品以外,今后的价格趋势就是在走低,比如电脑、手机价格走低会给企业带来问题。所以生产企业就面临不断降低成本的问题。换言之,控制不了生产成本的生产企业,就会倒闭。只有控制好生产成本的企业才能存活下来。有人说:“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这种说法正确吗?请举例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密切注意和可能为发现什么样的问题,未雨绸m缪,尽量让问题不要发生,或者刚刚发生的时候就将其扼杀在萌芽中。因为有的救火类问题一旦发生了是没办法挽救的。我们就要将其作为教训,有句话说拿别人错作为自己教训。PDCA在生产管理中循环的意思分别:①P是计划;②D是实施;③C是检查;④A是改进。主管要做检查,通过检查会把一些问题扼杀在萌芽中。所以作为一个管理者,要多注意P、C部分,一旦检查出问题,要促使员工改进;层次分类法依照问题所在层次分类可以把问题分为:1、操作层次的问题,是现状与“通常水平”之间
6、的差距,员工出现操作失误没有按照操作标准去做。据统计这类问题大概占生产管理问题的80%左右2、管理层次的问题,是现状与期待水平之间差距的问题3、、结构层次的问题,结构层问题是关于战略和现状与“理想水平”之间的差距的问题如何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发现问题的正确态度是解决问题,最重要的不是方法而是态度。米卢说过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发现问题的正确态度要充分发挥问题的向导作用,敢于接触、发现问题,也要使发现问题的总量在资源能够处理的范围之内不能发现问题的因素认为问题是麻烦,谁有问题就处罚谁,所以谁也不去发现问题;因为缺乏制度约束和方
7、法指导,对问题比较迷茫,不知道从哪一个方面、用什么方法发现问题;岗位职责不十分明确,不知道自己必须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责任关系不具体、不科学,致使感觉有问题时,不知道怎样、向什么人、怎样汇报或者谋求帮助和指导;对管理者没有明确的发现问题的责任要求,导致制度化发现问题的目标无法实现。产品不良及制品变异的原因产品不良及制品变异的原因如图1-2所示:解决问题1、走动管理---------也是现代企业叫现地现物走动管理就是到工作现场去,在工作现场来回走动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管理方式。走动管理要遵循三现主义:现时、现场(地)、现物(
8、象)。当事情发生时立即(现时)去现场,看现物(象)。工厂的现场管理一定是走动管理。走动管理的好处有三个:第一是及时发现员工工作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防止救火性问题发生;第二是有助于生产管理人员提高对产品的熟悉程度;第三是提高员工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激励员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