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正反比例的认识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正反比例的认识

ID:42727969

大小:151.2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1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正反比例的认识_第1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正反比例的认识_第2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正反比例的认识_第3页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正反比例的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12册第3单元第1课时《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先烈东小学六年级陈允章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P45—48。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经历正反比例意义的建构过程,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正反比例的字母表达式,会正确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正反比例关系;2、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渗透函数思想;3、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认真思考、探索规律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理解两个量成正反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反比例关系。教学准备无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设

2、计意图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激趣导入1.猜成语游戏这些成语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呢?他们都是一个事物的变化引起了另一个事物的变化,今天我们就用数学的眼光来研究这种关系。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认识”。(板书课题)猜谜语说共同点,感受事物互相关联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情景。5分钟二、自主探究1.相关联的量。小明带了10元上街买东西,用了一些钱,就剩下了一些钱。我们将他可能用的钱的数目列出来,用去的钱的改变会引起什么改变呢?我们把表补充完整,我们发现,剩下的钱随着用去的钱的改变而改变,我们就说用去的钱和剩下的钱是相关联的量。(板

3、书: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它们是相关量的量)你还能举出一些相关联的量的例子吗?他们的和,一直保持不变,我们就说用去的钱和剩下的钱的和是一定的。(板书一定)2.认识正比例和反比例。思考这几个表中都有哪些变化的量,在变化中有什么不变?分分类。请同学汇报结果。分成有相关联的量和没有相关联的量两大类。剩下的六个表再细分。分为乘积一定和比值一定。出示定义:像这样的,如果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这两种量的关系叫做成正比例关系。我们通过表1和表2来研究成正比例的两个量之间有什么特点,它们是怎么随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让

4、学生说说成正比例关系和成反比例关系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1、感受生活中存在相关联的量;2、完成练习纸,并分类,理解定义。分类的思想,对比与理解。15分钟三、实践应用1、基础练习(1)下图是小林家去年上半年每月用电量情况月份123456用电量/千瓦时120130110120130150电费/元606555606575(2)给一间长9米,宽6米的教室铺地砖,每块地砖的面积与所需地砖数量如下表每块地砖的面积/平方厘米90018003600所需地砖/块6003001502、提高练习(考虑压缩为4题,实际3个类型)完成练习同学汇报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

5、生活的思想。运用定义解决问题。15分钟判断下面每题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或反比例关系,并说明理由。(1)一个人的身高与他的年龄(2)小麦每公顷产量一定,小麦的总产量与公顷数(3)煤的数量一定,使用天数与每天的用煤量(4)书的总册数一定,按各包册数相等的规定包装数,包数与每包的册数(5)圆的面积与半径师:可以使用赋值法,选取容易计算的数进行赋值,找出关系式判定。四、拓展总结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个别说。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5分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