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

ID:42701723

大小:3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0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_第1页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_第2页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_第3页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_第4页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课题:正比例教学内容:课本第41---42页正比例。教材分析:正比例这个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与比的应用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是有关比例知识的初步认识,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正比例关系是生活中一种应用广泛的数量关系,但对小学生来说,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提供了一系列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问题、具体情境中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初步感受生活中存在很多成正比例的量;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自主发现正比例的变化规律,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学情分析:六

2、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探索能力,在学习乘法时,已经初步接触了正比例的变化规律,在六年级上册也已经学习了比的意义、化简及意义等,为本节内容做了铺垫,对于掌握判断具体数据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较容易,比较困难的是离开数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教学目标:1.结合丰富的事例,认识正比例,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并初步感受生活中存在很多成正比例的量。2.通过合作探究,尝试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并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3.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体会数学思维的条例性和确定性,并乐于与人交流。教学重点:1、结合丰富的事例,认识正比例,理解正比例的意义。2、能根据正比

3、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教学难点: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准确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老师和学生一起玩《数青蛙》的游戏,完成表格:青蛙/只a12345...腿/条n48121620...回答问题:(1)表格中的变量指的是?生:青蛙的只数和腿的条数。(2)这些变量是怎样变化的?生:腿的条数随着青蛙的只数变化而变化。(3)如果用字母表示每只青蛙的腿数该怎么表示?生:n/a=4师:本节课我们将继续来探讨两个相关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正比例》。二、自主观察,探索发现。在情境中感受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情境一:1、观察图,分

4、别把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变化情况填入表格中。请根据你的观察,把数据填在表中。边长/cm123周长/cm4边长/cm123面积/cm212、填完表以后思考:这两个表格中的变变化规律相同吗?说说从数据中发现了什么?小结: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都随边长的增加而增加,在变化过程中,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值不变(一定)都是4。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的比是边长,是一个不确定的值。情境二:1、一种汽车行驶的速度为90千米/小时。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2、请把下表填写完整。时间/时1234567路程/km901802703603、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说说你发现的规律:路程与时间的比值(速

5、度)相同。情境三:1、一些人买一种苹果,购买苹果的质量和应付的钱数如下。2、把表填写完整。购买质量/51015千克应付钱数/元15303、从表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结:应付的钱数与质量的比值(也就是单价)相同。三、对比交流,总结发现。小组交流:说说情境二、三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小结: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相同;应付的钱数随购买苹果的质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应付的钱数与质量的比值相同。四、抽象概括,归纳意义。出示定义:像这样,时间变化,所走的路程也相应变化,而且路程与时间的比值(速度)相同。那么我们说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判断:1.购买苹果应付的钱数与质量

6、有什么关系?(正比例关系)2.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什么关系?(正比例关系)独立思考: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并且这两个量的比值相同。小结: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一种量缩小,另一种量也随着缩小,并且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是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是正比例关系。五、巩固练习。1.学校科学小组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观察实验,测得竹竿的高与竿影的长如下表。竹竿的高/m123468竿影的长/m0.40.81.21.62.43.2⑴说一说竿影的长与竹竿的高的变化关系。⑵写出竿影的长与竹竿的高的比,你

7、有什么发现?⑶竹竿的高与竿影的长是不是成正比例?说明理由。2、小明和爸爸的年龄变化情况如下:小明的年龄/岁67891011爸爸的年龄/岁3233    (1)把表填写完整。(2) 父子的年龄成正比例吗?为什么?小结:爸爸的年龄=小明的年龄+26。虽然小明岁数增加,爸爸岁数也增加,但是小明岁数与爸爸岁数的比值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不是一个确定的值,所以父子的年龄不成正比例。与同桌交流,再集体汇报六、全课总结:说说你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