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数字图书馆存储系统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MicrocomputerApplicationsVol.21,No.7,2005 技术交流 微型电脑应用2005年第21卷第7期文章编号:1007-757X(2005)07-0057-02数字图书馆存储系统设计谭沧海a摘 要:文章叙述了数学化图书馆中存储的特点,介绍的新型存储技术的分类和各自的特点,最后结合具体产品介绍如何利用新型存储技术设计出一个高可用性、可管理性与可扩展性的数字化图书馆存储系统。关键词:数学图书馆;海量存储;存储区域网络;网络附加存储中图分类号:G250.76;TP333 文献标识码:A1 引言影响网络的性能。传统的
2、存储设备一般都是SCSI接口,其带宽在40MBöS左右,传输较慢。网络化存储是全新的存储方数字图书馆(DigitalLibraryDL),是进入90年代以后产式,而且随着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网络化存储系统也生的一个全新的概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网在不断的丰富和完善。首先,我们简要介绍几种网络存储技术。络技术,数码存储与传输技术等的全面普及,使得人们对文献直接方式存储(DirectAttachedStorage-DAS)。存储设信息的加工、存储、查询、利用等方面有了新的要求。以组织数备是通过电缆(通常是SCSI接口电缆)直接到服务器。I
3、ö0请字化信息及其技术进入图书馆并提供有效服务的数字化图书求直接发送到存储设备。其特点是:费用低:适合于单独的服馆,其所有载体的信息均能以数字化的形式获得,包括所有联务器连接。机采购、编目、公共查询;对各种信息资源的检索,通过网络组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AreaNetwork-SAN)。存储设备织读者访问外界数字图书馆和文献信息数据库系统,如电子组成单独的网络,大多利用光纤连接,服务器和存储设备间可杂志、电子图书,声像资料、动画片、影视片、多媒体资料等;用以任意连接。Iö0请求也是直接发送到存储设备。如果SAN是计算机系统管理图书、期刑等的读者服务
4、;图书馆利用网络连基于TCPöIP的网络,则通过ISCSI技术,实现IP-SAN网接到全球各个角落,让人们很方便地共享资源。络。其特点是:高性能,高扩展性:光纤连接距离远:可连接多数字图书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资料数字化、海量个磁盘阵列或磁带库组成存储池,易于管理;通过备份较件,存储及数据管理、全方位查询检查、多渠道发布等技术,提供可以做到Server-Free和LAN-Free备份,减轻服务器和网包括电子图书、社频、音频及其他多种形式的媒体资料等等。络负担。在数字图书馆环境下,各种数字信息的增长非常迅猛,同时,网络附加存储(NetworkAttac
5、hedStorage-NAS)。NAS数字信息存储的容量需求越来越大,过去的硬盘存储、光盘塔设备通常是集成了处理器和磁盘ö磁盘柜,连接到TCPöIP网存储、光盘库存储等等都已不能满足大容量存储的需求了,因络上(可以通过LAN或WAN),通过文件存取协议(例如而,可以容纳、甚至可以无限制地容纳更多信息的“海量”存储NFS,CIFS等)存取数据。NAS将文件存取请求转换为内部技术应运而生,如NAS存储、SAN存储等都是目前IT业界Iö0请求。其特点是:安装过程简单:易于管理:利用现有的网公认的先进存储方式。就学院本身的图书馆而言,未来几年间络实现文件其享:高
6、扩展性。数字资源的扩充可能呈现几何级数递增,因此,设计一种高容涉及到网络存储有以下几种连接介质:量、可扩充的存储技术方案是数学化图书馆存储系统建设的以太网Ethernet:带宽可以是10Mbps,100Mbps或重点。IGbps,可以是双绞线或光纤介质。通常的传输协议是TCPöIP光纤通道FiberChannel:带宽是100MBps或200MBps,2 数字图书馆存储技术分析光纤介质。传输协议是SCSI。最大限制是距离不能超过25米,适合直连方式存储。传统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基本都是以服务器为中心的处SSA:带宽是160MBps。针对性能优化,适合连接磁
7、盘阵理模式,存储设备(包括磁盘阵列、磁带库、光盘库等)作为服列的内部磁盘。几种常用的网络存储务器的外设使用,当服务器之间交换数据或向磁带库备份时,传输协议如下:都是通过局域网(LAN)进行,这将占用大量的网络开销,严重SCSI:被称作“BlockIöO”,因为SCSI命令指定存取存放a作者简介:谭沧海,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计算机室,研士研究生,蚌埠,233011·57·©1994-2006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Mi
8、crocomputerApplicationsVol.21,No.7,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