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312351
大小:1.31 M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12
《比的认识整理和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比的认识整理和复习王英荭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主要复习比的认识,包括比的意义、化简比、求比值、比的应用等内容。这节整理复习课,我抓住5要点来展开复习:趣、理、议、补、拓。一、趣——创设情境策略。就是复习的形式和内容尽量趣味些,贴近学生生活,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有挑战的,由此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点燃探索欲望,力求在“趣”中回顾,在“趣”中思维,在“趣”中发展,提高复习质量。二、理(一)理出框架——自主整理策略。就是把比的有关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图。本课,我采用边回顾边整理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
2、讨论,根据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框架,将平常所学孤立的、分散的知识串起来,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理(二)理出方法——回顾反思策略。结合具体例子,通过复习向学生渗透转化、对应等数学思想方法。给孩子留下的不只是数学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所获得的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三、议——自由辩析策略。就是把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对于针对单元出现的抽象知识、问题,让大家在课上充分的交流、辨析,或语言论证、或画图分析、或举例说明……自由地结合自己的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从不同角度加以充分说明自己
3、的观点,并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更深刻地掌握所学知识。四、补——错例分析策略。针对本班学生平时学习中较为薄弱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巩固所学的知识。出示容易混淆的求比值、化简比这2个概念进行错例分析,①反思错误的原因。②运用一定方法进行分析说理。③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此达到查缺补漏的目的。五、拓——拓展延伸策略。就是拓展,就是让学有余力的孩子知识有所发展有所提高。①比较方法,找出捷径。②改头换面,举一反三。教学目标:1、在活动中将已学的“比的认识”进行梳理、分类、整合,从而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2、进一步理解比
4、的意义,能够正确熟练化简比、求比值,并能合理地应用比的意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向学生渗透对各类知识点的整合、梳理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1、在活动中将已学的“比的认识”进行梳理、分类、整合,从而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2、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能够正确熟练化简比、求比值,并能合理地应用比的意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向学生渗透对各类知识点的整合、梳理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学难点:1、经历知识的整理过程,建构知识网络图;2、能够熟练比的化简以及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
5、导复习1、创设情境,回顾理解意义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整理复习比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整理复习:比的知识师:在这个单元中,我们首先了解了什么是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师: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比的几条信息。(配合课件出示)(1)我国国旗法规定,国旗的长和宽的比是3:2(2)我市流感有增加的趋势,学校经常为我们的教室消毒。你见过这样的消毒液吗?(消毒液标签上的1:9是什么意思呢?)师:可以将比转化为份数或分数。(3)拔河比赛,两边都是9人,两边人数的比是(1:1)(4)王老师买了2千克苹果
6、,共13元,总价和数量的比是(13:2)(5)锦绣中华亦称“深圳小人国”,是深圳的一个旅游区。它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实景微缩景区,微缩景点与实景的比,大部分为1:15。(6),阜康到奇台的距离大约是150千米,坐车大约需要3小时,从阜康到奇台路程和时间的比是(150:3)师:同学们,你能根据比的意义,把这6条信息分为2类吗?你是怎么想的?板书:二、沟通联系,构建网络1、沟通知识联系师:我们知道,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1÷9==1:9,(课件同时出示)也就是说,具有相除关系的2个数,也可以表示为
7、2个数的比。因此,比和除法,和分数有着紧密的联系,你能用一个关系式表示吗?谁能具体说一说?联系区别比前项比值除法除数分数分数线a:b=a÷b=(b≠0)2、罗列所学知识师:除此之外,我们还学了比的哪些知识?(板书罗列: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求比值、比的应用)3、总结解题方法师:在前面你的学习中,同学们知道了求比值、化简比的方法可以通用,下面两题,你会怎样求比值、化简比?根据什么?师:还记得我们做过的一道题吗?有个同学是这样做的,你会怎样评价他?0.375:=0.375÷0.8=0.46875师:我们要善于根据题目数
8、据的特点灵活地选择合适的、简便的方法进行求比值和化简比。4、完善知识结构师:刚才,我们是将这些知识按照学习的先后顺序排列的,现在,你能根据知识之间的联系将它们重新排列,形成知识的网络吗?(1)小组相互交流请看要求:(1)独立思考:怎样排列?请根据知识之间的联系,将这些知识重新排列,形成知识的网络。(2)小组交流:为什么这样排列?说说你的理由。(3)注意倾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