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补充

食品微生物补充

ID:42048578

大小:80.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7

食品微生物补充_第1页
食品微生物补充_第2页
食品微生物补充_第3页
食品微生物补充_第4页
食品微生物补充_第5页
资源描述:

《食品微生物补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3•混合酸发酵微生物将匍萄糊转变成琥珀酸、乳酸、甲酸、乙酸、氢气、二氧化碳等多种产物的生物学过程。•甲基红试验(M・R・反应)将细菌接种至葡萄糖蛋白腺水培养基屮,置37°C培养48小时,然后沿管壁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呈红色者为阳性,不呈红色者为阴性。•MR反应的结果:大肠杆菌为阳性,产气杆菌为阴性4•丁二醇发酵微生物发酵葡萄糖得到大量的丁二醇M少量的乳酸、乙酸、二氧化碳、氢气等产物的代谢过程。•Voges-Proskauer试验(V.P反应)将细菌接种至葡萄糖蛋口腺水培养基中,于37°C培养24小时,加入

2、与培养基等量的VP试剂,置37°C保温30分钟,呈红色者为阳性,不呈红色者为阴性。•VP反应结果产气杆菌为阳性,大肠杆菌的为阴性能源化合物的生物氧化•生物氧化的形式:某物质与氧结合、脱氢、失去电子•生物氧化的过程:脱氢(或电子),递氢(或电子),受氢(或电子)•生物氧化的功能:产能(ATP)、产还原力[H]、产小分了屮间代谢物•生物氧化的类型: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发酵筛选突变株屮常用的几种结构类似物积累的物质结构类似物Arg刀豆氨酸Phe对■氛苯丙氨酸、嗡恩基丙氨酸Trp5■甲基色氨酸、6-甲基色氨酸V

3、aia-氨基丁酸盐HeVaiMeta-氨基・4■乙硫基丁酸腺喋吟2,6■二氨基嚓吟尿喘噪5■氟尿嚓吟1、应用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条件控制细胞膜的透性••…代谢控制育种例:C.glutamicum的谷氨酸发酵,细胞膜对产物的通透性不好,从而影响产物的分泌和积累。•生物素缺陷型突变株(VH-):添加亚适量的生物素:减弱脂肪酸的合成,提高膜的透性•汕酸缺陷型突变株:限量添加汕酸可提高膜的对谷氨酸的透性2、控制细胞壁的生物合成,提高细胞对目的产物的透性•…代谢控制发酵•例:谷氨酸发酵中添加亚致死量的青霉素:部分抑制

4、肽聚糖的合成,造成细胞壁的不完全合成,使细胞对谷氨酸的透性加人。•限量添加只对生长态细胞有效如:生物素,油酸,青霉素等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菌种的一般步骤设计方案一采样〜增殖培养*一平板分离一筛选(初筛、复筛)〜单株纯种分离-性能考察(生产性能试验、毒性试验、菌种鉴定)一、采样从自然界种采集含目的菌的样品1.环境条件对土样本中微生物分布的影响•营养环境•水分•温度•通风•酸碱度2•采样方法(1)去除表层土(2)取545cm土样几十克,装入无菌牛皮低袋或逆料袋中3・注意•记录:时间,地点,环境情况等•样品袋应

5、封好口,防止水分失去•土样应在分离前破碎•尽快分离二.增殖培养(富集培养)•适用:样品中目的菌数量不够多时•目的:提高样品中目的菌的数量和比例•原理:通过控制营养成分或培养条件,使目的菌得以繁殖和/或非目的菌的生长受到抑制1、增殖培养的方法-控制营养成分■控制培养基pH■控制培养温度•热处理——增殖芽胞细菌■添加抑制剂二.纯种分离-目的:将目的菌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出来,获得纯培养1.纯种分离的一般方法(1)稀释平板法倾注平板或涂布平板(2)划线法(3)组织分离法*适用于分离高等真菌及植物病原菌定性或半

6、定量2、平皿反应快速检岀法■纸片培养显色法■透明圈法■变色圈法■生长圈法抑制3、厌氧性微生物的分离法(1)去除培养基中的溶解氧,降低Eh(2)创造无氧环境物理除氧空气置换法:干燥器或厌氧培养罐化学除氧H2+O2-H2O(耙作催化剂)>GASPAK罐除氧:硼氢化钠、柠檬酸,碳酸氢钠化学反应产生H2和CO2,H2与02反应生成水(3)厌氧分离(培养)技术•高层琼脂柱技术■厌氧罐技术■厌氧手套箱技术四、筛选•初筛、复筛:五、培养工艺条件试验与生产试验1、摇瓶发酵条件培养基组成、初始pH、通风量(装液量)、接种

7、量、培养温度…2、小型台式发酵罐发酵工艺条件溶解氧控制,pH值控制,原料添加模式,消泡剂…一、诱变育种的一般步骤出发菌株I纯化、活化、同步培养培养液I离心收集细胞、洗涤,制备均一的菌悬液(玻璃株打散、过滤)单细胞或单砲子悬液!活菌计数,诱变预备试验诱变处理(活细胞计数,致死率计算中间培养(后培养)平板分离I变异率计算初筛f复筛f保藏及扩大试验一)出发菌株的选择1.出发菌株的类型2.对诱变剂的敏感性1.具有特定生产性状的可能性:2.要尽量选择单倍体,单核细胞(抱子)(二)菌悬液的制备1.细胞的生长状态2.

8、菌悬液的均一性:3.菌悬液细胞浓度>酵母、霉菌砲子:106~107个/ml细菌、放线菌砲子:108个/m】4.菌悬液介质:三)诱变处理1・诱变剂的选择>对于低产或野生菌,uv线往往是首选,烷化剂等也是常用的诱变剂;对于经多次诱变处理的菌株,常需要强辐射进行处理。>碱基置换易回复,染色体畸变、移码等不易回复>细胞的透性和生理状态>经常变换诱变剂或复合处理2•剂量选择>最适剂量因诱变剂的类型、出发菌株及其生理状态的不同而不同。亚硝基恥在低死亡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