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和其合并糖尿病-糖耐量减低动脉硬化评价和和中医证型相关性探究

高血压和其合并糖尿病-糖耐量减低动脉硬化评价和和中医证型相关性探究

ID:42037117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6

高血压和其合并糖尿病-糖耐量减低动脉硬化评价和和中医证型相关性探究_第1页
高血压和其合并糖尿病-糖耐量减低动脉硬化评价和和中医证型相关性探究_第2页
高血压和其合并糖尿病-糖耐量减低动脉硬化评价和和中医证型相关性探究_第3页
高血压和其合并糖尿病-糖耐量减低动脉硬化评价和和中医证型相关性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血压和其合并糖尿病-糖耐量减低动脉硬化评价和和中医证型相关性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血压和其合并糖尿病/糖耐量减低动脉硬化评价和和中医证型相关性探究摘要: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分析高血压及其合并糖尿病/糖耐量减低动脉硬化评价及与中医证型相关性。方法测定36例高血压患者,3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DM)/糖耐量减低(IGT)患者及30例对照组的24h血压、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空腹血糖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中医分型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合并DM/IGT组的AAS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肝火亢盛型;各型与对照组比较,瘀血型AA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为方差齐同,P3结果3.1一般情况入选患者共104例,74例高血压病患者年龄、心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2各组间动态动脉硬化指数比较(见表2)3.3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的关系整体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系统及脑卒中组与无损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总胆固醇(TC)、24h平均收缩压(SBP)、日间平均血压呈正相关(P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肝火亢盛型,其中瘀血型最多,其次为阴阳两虚型;各型与对照组比较,瘀血型AA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

3、在中医理论上与瘀血阻滞关系密切。本调查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肝肾不足,病久体虚,阴阳两亏,气血紊乱,血液在管壁内运行紊乱,痰浊、瘀血互结,最终导致动脉硬化产生,在理论上与AASI的统计学意义不谋而合。陈氏等[13]对60例高血压患者研究认为,高血压血瘀证组动态收缩压的变异性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患者,所以,通过改善高血压患者瘀血阻滞状态,可防治、延缓动脉硬化的发展。在临床诊疗工作当中我们对瘀血体质的高血压患者更应予以重视,提前干预,改善预后。参考文献:[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2010:3-20.[2]钱荣立.WHO专家咨询报告: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5-6.[3]王雅琼,胡亚蓉,李燕,等.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4):342-346.[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77.[1]黄力•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病的前景[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11):1486-1489.[2]郑震霄•高血压与腹型肥胖的相关性中西医研究进展及临床观察[D]

5、.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3]ManciaG,DeBackerG,DominiczakA,etal.2007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arterialhypertension:ThetaskforceforthemanagementofarterialhypertensionoftheEuropeanSocietyofHypertension(ESH)andoftheEuropeanSocietyofCardiology(ESC)[J].Hypertens,2007,25:1105-1187[4]唐振媚.糖

6、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改变与心、肾损害的相关性[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25(3):435-437.[5]徐成斌.防治糖尿病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新观点[J]•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3,23(3):172-174.[6]吴秸,陈鲁原,黎励文,等.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动态血压、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的相关性[J]•广东医学,2010,31(15):1978-1980._11]HansenTW,LiY,StaessenJA,etal.Independentprognosticvalueoftheambulatoryarterialstiff

7、nessindexandaorticpulsewavevelocityinageneralpopulation[J].HumHypertens,2008,22(3):214-216・[12]李明珠,杜萱.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动脉硬化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12):953-954.[13]陈健,陈志卿•原发性高血压血瘀证患者动态血压变化的特点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3(10):600-602.(收稿日期:2012-07-13,编辑:陈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