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017692
大小:4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06
《解读本雅明的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解读本雅明的解构主义翻译思想解读本雅明的解构主义翻译思想摘要:翻译解构主义实质上是翻译创新派,它反对并挑战权威,反对二元双方中的一方从属于另一方的等级观念,解构主义创始人本雅明提出了纯语言、可译性和不可译性这些信观念,并否认原作和译作之间不止于大家所认为的主仆关系。本文将以罗慕士的英文全译本为例,来举证本雅明解构主义在其屮的应用,并期望以此来指导英语翻译的学习。关键词:解构主义;本雅明;纯语言;可译性;《三国演义》1引言翻译发生在多种文化、多种民族之中,它是由一种语言向另外一种语言的转化,从而使转化
2、后的另一种语言成为具有另一种命运的其他文本。跨文化特性是翻译的根本特征,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又依存在语言中,既定的语言又为这种语言的文化划定了既定的地域。从此种意义上理解,翻译又暗示着向目标语言的侵入。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构造,都有其法规的给予性。2解构主义翻译观(DECONSTRUCTION)19世纪60年代,解构主义首次出现在在哲学屮,后来它逐步影响并拓展到了文学评论、建筑、语言翻译等社会科学领域。从根本来讲,解构主义其实是一种后现代主义思潮,主耍是对结构主义进行批判,并“因系统的消解了以逻
3、各斯中心主义(logocentrism)为理论基础的结构主义而得名。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给事物定性,总希望从一个固定点出发,寻找到某个确定的结果或答案。一旦失去这种固定性和稳定感就会感到茫然不安,这种习惯性的定向思维方式就是哲学中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体现”o在结构主义翻译观看来,译者必须以原文本为中心,并仰视原文及原文作者,以达到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对应和等值。而翻译解构主义实质上是翻译创新派,它反对并挑战权威,反对二元双方中的一方从属于另一方的等级观念,认为在原文和译文间没有绝对的忠实性可言,把翻译及其
4、对原文的阐释看作是对语言的补充,止是这种互补性保证了语言的健康成长。在翻译进程中,解构主义所起到的推进作用是不可小视的。Z前的理论在文化方面突破性不大,而解构主义者们大胆的提侣用辩证的、动态的、发展的哲学观点來对待翻译。回顾当代各种翻译理论,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出现前的西方理论大多围绕对应性(EQUIVALENCE)问题进行讨论,典型代表是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而在中国,长期以來一直围绕着忠实性而讨论,典型代表为严复的“信达雅”o尽管受到了各种抨击,但毋庸置疑,解构主义翻译观在对待译文和原文的关系上是
5、积极的,它突出了译者与译文的地位,并进一步提出原文和译文应该是一种共生关系。各种文化、各种文本产生的解构意义,其目的在于创造出新牛命,解构翻译在文化进入语言形式的异质化过程中实现了语言跨文化的本质,不再恪守于某种界限。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有一些代表人物,如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瓦尔特•本雅明WALTERBENJAMIN、雅克・徳里达JACQUESDERRIDA,罗兰•巴尔特ROLANDBARTHES>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VEN
6、UTI、保尔・德曼PAULDEMAN,笔者在本文将重点分析解构早期代表人物木雅明的翻译观。3解构主义创始人一一木雅明的翻译思想解构主义出现在欧洲的文学批评领域是在20世纪60年代,但其解构翻译理论的开山之作并未出现在同一吋期。瓦尔特?木雅明(1892〜1940),是20世纪初徳国最重要的哲学家和文艺批评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翻译家。1923年本雅明为法国波德莱尔的作品《巴黎雕像》撰写了名为《译者的任务》的序言。在此序言中,他发表了自己在翻译领域长期实践中的一些感想和看法,他把译文喻作来生,于是最初的
7、解构主义翻译思想就形成了。1955年,阿多诺和朔勒姆编纂的两卷德文文本《本雅明选集》问世,本雅明论翻译的基本思想才进入了大家视野,其翻译思想得以重见天FI。20世纪70、80年代,德里达重释《译者的任务》,发现本雅明的基本翻译思想居然和后现代翻译观的基木思想惊人相似,故将其奉为后现代翻译观的先声之作。本雅明看来,原作和译作并非追求形式或意义上的相似,而是通过持续的转换由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进行移位,“翻译的巨大和唯一的功能,就是要解脱沉重的陌牛的意义负荷,从语言流动中重新获得圆满的纯语言”。本雅明的
8、语言观是将人类语言作为着眼点,而最终实则是想回归到上帝的纯语言,认为翻译的任务就是要将通天塔后的语言碎片重新整合成纯语言。我国学者所理解的“纯语言”就是完全理解了原文的意蕴的语言,行文传意毫无阻滞、清澈剔透的译文。可译性即翻译的价值,“是某些作品I古I有的木质特征”和其再工能力,“原文中固有的某种特殊含义在可译性中自行展示出來”。“只有当作品的语言在自身中蕴含的是精神存在,是真理,是启示,是那不可说的纯语言,它才有可译性”。“可译性的哲学依据是同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