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卷(3)

《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卷(3)

ID:41984857

大小:84.9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05

《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卷(3)_第1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卷(3)_第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卷(3)_第3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卷(3)_第4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卷(3)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卷(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年教师资格统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卷(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I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出目()<>A.《论语》C.《大学》B.《中庸》D.《孟子》【名师详解】了解“古代教育思想”。这句话出自《小庸》。它的意思是:上天所给予人的气质叫做性,依照本性去做事叫做道,修道的方法就是教化。2.我国唐朝中央官学的“六学二馆”,鲜明地体现了封建社会教育的()。A.阶级性C.传统性B.等级性D.垄断性【名师详解】了解“唐代学校教育的特点”。唐代的学校教育分为官学和私学两个系统,以官学为

2、主。中央官学主要是“六学二馆”,六学是指国了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隶属国子监,置博士以教生徒。二馆指弘文馆、崇文馆。其中弘文馆隶属门下省、崇文馆隶属东宫,各置学士以教生徒。中央官学主要招收官员子弟、皇亲国戚子孙及外国留学生,庶族平民子弟仅占少数,鲜明地体现了封建社会教育的等级性。3.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素质教育B.应试教育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著名学者的学说【名师详解】掌握“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I口式劳动分工造成了久的片面

3、发展,犬工业机器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确定我国教育□的的理论基础。4.从影响形式看,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具有()。A.间接性C.公开性B.直接性D.开放性【名师详解】理解“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人的观念形态来实现的,这种作用主要存在于价值观、教育观、人才观等思想活动屮,因而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具有间接性。5.学生土林因不守纪律,又一次被带进办公室,当即受到班主任的训斥:“你又违反纪律了?”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你的脸皮实在太厚

4、!你把家长请来,当面说清楚,你到底准备怎么办。不然,从明天起,你就不要来读帖了。”学生低着头离开了办公室。从上面例子分析,你认为要使王林同学遵守纪律应釆用的方法是()0A.说服教育C.榜样示范B.情感陶冶D.实际锻炼【名师详解】掌握“德育的基本方法”。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止确观点的方法。这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方法。其具体方式有: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其中谈话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应当注意:(1)明确目的性。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个别特点,针对问题,有的放矢,启发和触动

5、他们的心灵,切忌一般化,空洞说教。(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3)注意时机。捕捉教育时机,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4)以诚待人。教师态度应诚恳、深情,语重心长,与人为善。本题干中所举案例,更适合采用说服教育,但切忌像题中班主任那样当头训斥,以找家长和其他威胁性语言引起学生的情绪抵触。2.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规定出自于()。A.1993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屮学课程计划》B.1996年《全FI制普通高级屮学课程计划(试验)》C.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

6、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D.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名师详解】了解“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相关文件”。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我国课程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1993年《九年义务教育全H制小学、初级小学课程计划》中将课程分为国家和地方两个层次。1996年《全FI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将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1999年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有专门关于课程管理的规范。这一次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界掀起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的热潮。199

7、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发的《小共小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二部分第14条规定,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冇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3.个体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体现了身心发展的()特征。A.不平衡性B.顺序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名师详解】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

8、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本题所指的不平衡是后者。&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A.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B.教育学生努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