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尚书》中几个从冘得声的字的释读

谈《尚书》中几个从冘得声的字的释读

ID:41961766

大小:134.13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9-05

谈《尚书》中几个从冘得声的字的释读_第1页
谈《尚书》中几个从冘得声的字的释读_第2页
谈《尚书》中几个从冘得声的字的释读_第3页
谈《尚书》中几个从冘得声的字的释读_第4页
谈《尚书》中几个从冘得声的字的释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尚书》中几个从冘得声的字的释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談《尚書》中幾個从“尢”得聲的字的釋讀兼說《說文》“扰”字雷燮仁新出清華簡《金滕》中,今本“沖人”的“沖”字作“咨”O在清華簡面世之前,董珊博士已讀舊名為沈子它籃(集成……)的“尢子”為“沖子”,雖未正式發表,但已流傳學界,足見其精見卓識。1今本《逸周書•皇門》云“建沈人”,舊不得其解。清華簡《皇門》作“肆智人”,知今本“沈人”即“沖人”,“建”則是“肆”之訛。“沖”古音定紐冬部,“尢”古音定紐侵部。“沖”、“尢”聲紐相同,韻部冬、侵關係也很密切,《詩經》時代冬部合於侵部,這是大家都熟知的。因此從音理上說,“沖”完全可以寫作“智”、“尢”或“沈”

2、O《說文•水部》云“沖讀若動”O《史記•天官書庆“炎炎衝天。”《漢書•天文志》“衝”作“中”。《淮南子•脩務》:“鍾子期死。”《戰國策•秦策四》作“中期”、《史記•魏世家》、《說苑•敬慎》並作“中旗”,是“中”、“重”相通之證。“重”、“童”亦多通假,如“鍾”乂作“鐘”,“動”乂作“勤”。《書•盤庚下》“肆予沖人”偽孔傳:“沖,童也。”孔穎達疏:“沖、童聲相近,皆是幼小之名。”故“沖人”、“沖子”即“童人”、“童子”,都是“中”、“重”、“童”音同相通之證。《說文》云“沖讀若動”,而楚簡、金文和傳世文獻則以“选”、“尢”、“沈”為“沖”、“童”。

3、換言之,“咨”、“尢”、“沈”亦可讀若“動”,侵部“尢”可與冬部“中”、東部“重”、“童”,或者說《詩經》時代侵部“尢”、“中”可與東部“重”、“童”相通假。受此啟發,我對《尚書》中幾個从“尢”得聲的字提出新的釋讀,並附帶疏證《說文》中的“扰”字,請大家指正。首先要談的,也是證據最確鑿的,是《盤庚》中的“恐沈”一詞:汝曷弗告朕而胥動以浮言,恐沈于眾。“恐沈”,江聲《尚書集注音疏》釋為“恐狠”,即今語恐嚇。“狐”古音曉紐月部,“沈”古音定紐侵部,古音多少有些不合。牟庭《同文尚書》釋為“恐耽”,“耽”通“僭”,“恐僭”亦即恐嚇。“僭”古音章紐緝部,與

4、定紐侵部的“沈”韻部為陽入對轉,聲紐亦近,讀“沈”為“憎”於音理並無不妥,但他所引通假例證則是有爭議的。《淮南子•墜形訓》:“夸父耽耳在其北方。”高誘注云:“耽耳,耳垂在肩上,耽讀衣褶之褶。或作攝,以兩手攝其肩之耳也。”此即牟庭讀“沈”為糾習”之所據。但王念孫《讀書雜志》則認為“耽”乃“耳r之誤。“耳r通“聶”,“耳l耳”《山海經•海外北經》作“聶耳”o王說似更有據。參照楚簡、金文和傳世文獻“尢”與“中”、“重”、“童”相通之例我認為“恐沈”也可讀為“恐動”,“動”訓驚懼與“恐”同義連言。《說文•心部》:“恐,懼也。”又:T卓,懼也。陳楚之間謂懼

5、為悼。”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以下簡稱“段注”)云:《方言》:“愎、憔、矜、悼,哀也。齊魯之間曰矜,陳楚之間曰悼,趙魏燕代之間曰陵,自楚之北郊曰懐,秦晉之間或曰矜,或曰悼。”按《方言》甚明了,許易“哀”為“懼”,未詳。又云:《檜風》“中心是悼”,傳曰“悼,動也。”與“懼”義相合。段注引毛傳“悼,動也”之訓以證“悼”有“懼”義,即言“動”亦有“懼”義。王引之《經義述聞》亦謂《左傳》宣公十一年“謂陳人:'無動,將討於少西氏'”之“動”即驚懼。《左傳》昭公十八年:“將有大祥,民震動。”“震動”猶震驚、震懼。故《史記•陳杞世家》述作“謂陳Eh'無驚'”,

6、以“驚”代“動”o所以我認為“恐沈(動)”皆訓懼,為同義連言,猶今語恐懼、恐嚇、驚懼、驚恐。“動”訓I驚懼,於《盤庚》篇內亦有例證:“曷震動萬民以遷。”“震動”與《左傳》昭公十八年“民震動”同。《堯典》“朕塑讒說殄行震驚朕師”、《無逸》“治民祗懼”,與《盤庚》“震動萬民”句式相同,可證“震動”與“震驚”、“祗懼”(“祗”通“震”、“振”)同義,“動”即驚、懼也。《荀子•正論》:“通達之屬莫不振動從服以化順之。”楊惊注:“振與震同,恐也。”未注“動”字,實“動”亦訓恐,“振動”同義連言,同《盤庚》“震動”O《莊子•山木》:“振動悼慄。”四字同義連言

7、,皆訓懼。《逸周書•謚法》:“甄心動懼F1頃。”(此從盧文弭校改),則是“動懼”連言,足證“動”有懼義。牟庭讀“恐f習”,我讀“恐動”,意思是相通的。《詩•周頌•時邁九“莫不震疊。”“疊”通綁習”。《說文•心部》:糾習讀若疊。”《史記•酷吏列傳》:“群臣震憎。”《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驚憚丫習伏。”綁習伏”義同“懾伏”。“懾”、綁習”音近義同。《文選•阮嗣宗〈為鄭沖勸晉王牋〉》“名懾三越”李善注:“《爾雅》F1:廿習,懼也。‘郭璞E1:'即懾字也。'”《史記•衛將軍驟騎列傳》:“懾熠者弗取。”“懾憎”同義連言。“震憎”義同“振恐”、“震恐”。《

8、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莫不振恐肅敬。”《漢書•叔孫通傳》則作“震恐。”又同“振動”。《戰國策•燕策二》:“天下莫不振動。”《史記•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