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929742
大小:2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4
《从简谐振动的教学看教学的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简谐振动的教学看教学的艺术“简谐振动”丿力来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引起广大物理教师的关注。笔者在30多年的教学中,曾多次教过这节课,也多次观摩过同行教这节课,体会到就学科内容而言,简谐振动的内容已是定论了;然而,就教学方法而言,却是没有定论。只要有心研究,每教一次就有新的心得,就有新的方法,体现了教学艺术是无止境的。卜•面从本课教学方法的变化谈教学的艺术。一、介绍“机械振动”的两种方法。本课第一个问题是介绍什么是机械振动,怎么介绍呢?这个问题并不难,但方法不同,效果也不一。一种方法是老师根据课木的例了,结合演示,归纳出各种振动的共同特点,给出机械振动的定义。这是以讲授
2、为主的方法,教师讲授不难,学生听的轻松。另一种方法是在讲台上摆出几个振动的演示实验,如钟摆或单摆的振动(轨迹曲线),弹簧振子的振动(轨迹直线),弹簧片的振动(物体的一部分振动)等,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过来,人人开动脑筋,有的小声议论,通过讨论得出答案。这是发现式教学法,虽然知识难度不大,教师却设置一个有一定难度的获取知识的教法,培养观察能力。二、分析弹簧振子振动过程的两种方法。振子振动过程的分析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和关键。难在振子在变力作用下做交加速运动,这是学生过去很少接触的;更困难的是,一个全振动包含四个过程,每个过程要分析
3、位移、回复力、加速度和速度四个量的方向、大小变化情况(因此一个全振动要分析32项),并要从32项中找出规律。“实际情况往往是单独分析各量情况时,学生们能够说清楚,综合起来讨论,就会出现混乱、胡乱猜的情况”。(人教社教学参考书)。但这又是非搞清楚不可的,因为只有分析好振动过程,才能总结出简谐振动的特征F=—kX,才能认识振动的规律,所以振动过程分析是教学的关键。怎么抓住关键,突破难点呢?传统的方法是列表法,课木和教参也是此法:在分析振了振动过程后,把四个过程屮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和大小变化填入表格中(表格略、见课木或教参,表格中共有32个空格),然后归纳出振了振动规律
4、。一般地说列表法是一种好的研究方法,但由于这个表格有32项变量,要从中总结规律相当不易,教参说的“综合起來讨论,就会出现混乱”,就包含这种情况。可以说列表法是用较难接受的方法解决难点知识,这样做更是难上加难。笔者在前两年教这一节课时采用图示法,似乎更直观、鲜明,克服了列表法存在的缺点。这种教法很简便,在教师指导K,让学生分析四个过程、四个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如图一所示(图屮不同的物理量用不同色笔表示,便于总结归纳)。由图不难看出,位移方向总是背离平衡位置;回复力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即与位移方向相反,运用胡克定律,很容易得出简谐振动的特点F=-kX;然后再归纳加速度、速度的变化规
5、律。图示法改变了长时间习惯的教法——表格法,不仅学生容易接受,教师的工作量也减少了(列表法要课前在黑板上画一个大表格,经常述感到黑板不够用),听课老师一致认为它比表格法更便于突破难点。三、两种不同的分析顺序。四个过程、四个量的分析顺序也有艺术。传统的分析顺序(例如课木或教参)是,先分析振了从B到0过程x、F、3、v的变化情况,填入表格或图示中,然后引导学生分析0—C,C-0,0-B各过程四个量的变化,最后再综合四个过程的分析结果,找出规律。因为前面说过的原因,学生一综合起来讨论就糊涂了,给教学带來困难。笔者最近又教这一节课,改变了上述分析顺序,采用一个量全过程分析、归纳的方法,
6、并配以复合幻灯片和教学提纲(见附录),取得较好的效果:第一步,引导学生分析位移在四个过程中的方向和大小变化情况,让学生画在教学提纲上,教师用幻灯片显示(如图二),很快就归纳出位移的方向总是背向平衡位置;第二步分析冋复力在四过程的方向和大小变化情况,也让学生将分析结果记在教学提纲上,教师用第二张幻灯片复合在第一张幻灯片上(如图三),很容易从图中归纳出回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即与位移方向相反。有了上述基础,运用胡克定律提出简谐振动特点F=—kx就不难了。接下去分析加速度、速度的变化,总结出运动性质。由于采用单一量分析,又配有复合幻灯片和教学提纲,学生接受起来难度大大减小。一位
7、青年教师连续听了四位老师上这节课后,感到用图示法,加上这种分析顺序,最容易接受,效果最好。“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很难掌握的艺术”,从一节课教学方法的演变也说明了这一点。这里需要教师有很高的自觉性、创造性和灵活性,教学美学家克莱德•E•柯伦认为:“达到了某些要求的创造性工作便是艺术。”就课堂教学艺术来说,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优选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贵在得法。根据教材、学生、教师和学校条件,优选最佳教学方法,是教学的重要艺术。以简谐振动这节课为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