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808883
大小:2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2
《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3:复习资料(1620)五、案例分析题io琳琳有一双美丽的人眼睛,楚楚动人,但是个性内向,各方面能力都很弱。一次,班里开展“好朋友”主题活动,琳琳的“朋友树”上挂着许多好朋友的名字,老师问琳琳,你的好朋友是谁?琳琳说是明明,可明明却说:“我不是琳琳的好朋友”琳琳乂说嘟嘟是她的好朋友,嘟嘟乂说:“我不是琳琳的好刖友”……琳琳一连说了儿个小刖友的名字,小朋友都否定了。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列进行分析。影响同伴交往的因素:教养方式;身体吸引力;行为特
2、征;认知能力;教师的影响等。行为特征是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之一,行为特征是儿童社会能力的重要体现,儿童个体之所以交往成败不同、同伴地位各界,主要是因为这些儿童具有冥想不同的行为表现。研究表明受欢迎的儿童,是因为他们具有外向、友好的人格特征;而不受欢迎的儿童在同伴交往中往往是比较笨拙和不明智的,他们尝试加入群体活动那个,但是往往被令人讨厌的特征拒之门外,而且由于害羞,他们大多白己玩,很少见到他们表象H己该案例小的琳琳个性内向,各方面能力都很弱,虽然她认为很多人都是自己的好刖友,但是正是这些特征,使
3、其他小朋友都否认和琳琳是好朋友。2.每天睡觉前,倩倩必须把一条粉红色的毯了放在枕头边,她总是把脸贴在小毯了上才愿意入睡。如果哪天小毯子被妈妈洗了还没有干,倩倩就哭闹着不愿意睡觉。就这样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现在她连上幼儿园也要带着她的小毯子。为此,倩倩的妈妈有些迷惑不解,女儿为什么睡觉时就要盯着平常的一条小毯子呢?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列进行分析这是一种明显的依恋行为的表现,倩倩将小毯子看成是获取心理安全的替代物。儿童依恋的表现(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跟随等);依恋对行
4、为的影响:对社会性、情感、认知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需要认真对待。作为家长要关注孩子平时的行为表现,给予更多的关爱,包括牛体上的触抚和语言、目光上的交流等,使孩子有更多的安全感。3.强强对妈妈提出了一个要求,让他独口在洗衣机中洗口己的一双袜子,并且要把手伸到洗衣机里去操作,他说大人都是这样做的,他也要这样做。妈妈告诉他小孩子是不可以去弄洗衣机的,这样很危险的。强强不愿意听,偏要去弄,妈妈只得拔掉了洗衣机的电源插头。强强折腾了半天,这边扳扳摸摸,那边敲敲打打,发现洗衣机没能转动起来,于是他大怒了,哭闹
5、着:“我口己来”、“我耍”。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列进行分析。(1)学前儿童性格处于萌芽阶段,其特征:好动;好奇、好问;好模仿:好冲动。(2)案例中强强具体体现如下:他说大人都是这样做的,他也要这样做这体现了好模仿,儿童喜欢学着做某个动作或做某一件事。他想独自在洗衣机中洗袜子,这是他的好奇心驱动的。他这边扳扳摸摸,那边敲敲打打,体现了好动的特征不顾危险以及洗衣机没转动便大闹,这体现了好冲动的特征。4.当孩了遭遇挫折时小一班的毛毛从幼儿园冋家一直喊着小嘴,一副可怜的样了。妈妈一问才知
6、道,今天幼儿园小朋友画画比赛,很多小朋友都得了五角星,可毛毛没有。毛毛越说越委屈,”哇”地一声哭了。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毛毛的心理,并为毛毛妈妈提供教育孩子的建议。答:(1)这是毛毛在幼儿园受挫后自尊心受到伤害后的正常表现。说明毛毛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关注别人对白己的评价了。(2)挫折最容易损伤孩子的白信,但也可以增强孩子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要教育孩子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4)以过多的赞美和无条件地接受的方式来捉高孩子自尊的做法是错误的;孩子口尊的健康发展,必须以真实的成就为基础。4
7、.基尼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小女孩。她母亲双冃失明,丧失了哺育孩了的基木能力;父亲讨厌她,虐待她。基尼白婴儿期起就几乎没听到过说话,更不用说有人教她说话了。除了哥哥匆匆地、沉默地给她送些食物外,可以说,基尼生活在一间被完全隔离的小房里。她严重营养不良,胳臂和腿都不能伸直,不知道如何叽嚼,安静得令人害怕,没有明显的喜怒表情。基尼3岁被发现后,被送到了医院。最初几个刀,基尼的智商得分只相当于1岁正常儿童。多方面的重视使她受到了特殊的精心照顾。尽管如此,直到13岁,都没有学会人类语言的语法规则,不能进
8、行最基本的语言交流。据调查分析,基尼的缺陷不是天生的。根据以上案例,运用学前儿童心理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小基尼的缺陷说明了什么?(2)小基尼在精心教育下,仍不能学会人类语言的语法规则,这说明了什么的影响作用?答:(1)儿童心理的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统一。遗传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先天基础o遗传一方面保证了人类性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又为个体适应环境的变化提供了可能性。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社会坏境是儿童心理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提供了心理形成和发展的现实性;特别是幼儿亲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