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能力预测

教育知识能力预测

ID:41682590

大小:68.42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8-29

教育知识能力预测_第1页
教育知识能力预测_第2页
教育知识能力预测_第3页
教育知识能力预测_第4页
教育知识能力预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知识能力预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知识与技能******************************选择题知识要点*********************************1、教育:教育史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2、教育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民主性、独立性。3、教育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教育者起主导因索。4、教育功能:按对彖分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按方向分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按形式分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5、课程类型:(1)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2)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3

2、)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4)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研究课程(5)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6、课程内容: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教材。课程标准是教材和教学的直接依据。7、课程的表现形式:教学计划、教学参考书、教学大纲、教科书。8、课程评价模式:H标评价模式、目标游离评价模式、C1PP评价模式。9、学制历史:我国近代最早的学制是癸卯学制,解放以来我国学制基本上沿用1951年学制,我国当代学制改革的主要文件是《屮共屮央关于教冇体制改革的决定》。学制按横向划分有:幼儿教育、普通教育、沪制建立的依据仃:社会丫产丿丿和科了发展状况、存少年学

3、4想心发展的规律、补会的丁攵治经济制度、本国原冇方制和本国历史文化传统。我国V制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改革V制结构,适应社会卞义建设需耍、统-性与灵活性和结合、普及与提离相结合。1951年学制突出了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向工农开放的方针。1958年学制进行了十年•贯制的试验。10、素质教育基本特征: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长期性、开放性、时代性、实效性11、素质教育原则:(1)全而施教,整合优化(2)注重个性,鼓励创新(3)目标导向,情境熏陶(4)动手动脑,和谐发展(5)师生互动心向一致(6)关注学法,改进教法12、教育测评

4、:根拥测量的内容教有测量可分为学业成绩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特殊能力测验。根据实施测量的时机教育测竝可分为准备性测验、形成性测验、总结性测验"根据测验结果的评价标准,教育测最町分为常模参照测验、目标参照测验。根据学纶自山反应的程度,町以将主观性试题分为限制反应试题和扩展反应试题。根据评分是否客观把试题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类。教育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分为自我评价利他人评价。按评价的方戎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13、教育评价的功能是测量功能、诊断激励功能、指导功能、导向功能°14、教师劳动的特点: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劳动手

5、段的主体性;劳动过程的创造性;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劳动成果的长效性15、教学模式:传递——接受式、引导——发现式、辅导——自学式、情境——陶冶式16、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指向性、简略性、操作性、整体性17、教学原理:(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8、教学规律:(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2)学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4).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统一。19、选择教沪方法的的根据:教学目的、教师的知识

6、水平、学生的年龄特征、教材的特点。20、教学方法:(1)讲授法(2)问答法(3)讨论法(4)演示法(5)练习法(6)实验法“产婆术”21、教学五环备课、上课、布置作业、课外辅导、考试"22、教育评价的功能:测定功能、诊断激励功能、指导功能、导向功能。23、教育评价的原则: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整体性原则24、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特点冇:形式上的多样性、活动上的自主性、内容上的广泛性、组织上的自愿性。25、课外活动的指导原则包折:自主性原则、自愿性原则、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26、课外

7、校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三大类即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27、徳育内容: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28、品徳评价方式:表扬和奖励、批评和惩罚、评比竞赛、操行评定。29、德育原则:(1)导向性原则(2)贯彻疏导性原则(3)尊匝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冇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30、德育规律:(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徳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31、

8、徳育方法:(1)说理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3)陶冶教育法(4)实际锻炼法,(5)品徳修养指导法(6)品徳评价法32、德育的途径:(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4)共青团活动;(5)班主任工作。33、班集体的形成过程冇:初建松散阶段、基本形成阶段、巩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