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庄子》

浅谈《庄子》

ID:41652612

大小:57.1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9

浅谈《庄子》_第1页
浅谈《庄子》_第2页
浅谈《庄子》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庄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庄子》摘要:《庄子》阐述的是一种人生衿学,其中写了许多关于人生的寓言,庄子的思想和思维方式闪烁着中国古代哲学智慧的光辉,面对白然的生与死、人生的福与祸、白身的情与欲、庄子告诉我们,顺其自然,顺应万物的本性,便是人生最高境界,所谓是与非,正与误,究其本身也是不存在的。关键词:人生,自由,智慧,困境《庄子》,在很多人眼中,应该是深奥难懂的,因为庄子的思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的确十分晦涩,我也不例外,所以,在这里只能谈一些我个人的对于庄子故事屮所显现的思想的粗浅认识。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以他为代表的道

2、家思想对我国古代艺术特色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不仅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现代人也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正值社会大变革的吋期。一方面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另一方面人们疯狂地追逐财富和权利,物欲横流。面对当时的社会、自然环境,庄子感觉到人生面临各种困境。这些困境来自自然、来自社会、来自自我。庄子以自己的个人体验对人生困境及人生理想做出了独具道家特色的阐释,形成了独特的庄子哲学。审视庄子哲学思想在现实牛活中的指导意义,我们会发现它教给了我们许许多多的道理,它能让我们在这个纷杂喧闹的世界看清自己的心灵,发现自己的本性,以淡泊自然的心态面对世间的困惑,

3、保持一颗健康、永恒、平常的心。在这个越来越复杂的世界,人们变得越来越浮躁,于是人们开始了寻求平和的旅程,然而,此时人们才发现,想要真正平静下来原来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发达了,可我们的烦恼也越来越多了,我们努力的想要把生活过得开心、快乐、幸福,可事实上生活却是越过越糟心,有的时候甚至想过与其继续下去,不如放弃生活。终于,人们发现了庄子的《庄子》。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牛命。庄子思想在秉承了老子思想的基础上乂有所发展和变异,这些都源于核心学术〃道〃。庄子哲学着重从宇宙根源的"道〃的深处开拓人的精神世界,主要是对人生理想境界和实践方

4、法的思考,追索人生苦难的原因,发现一切灾难都根源于人类自身那无穷无尽的欲望以及制约人生的各种界限。即来自自然的生与死、来自社会的命与时、来自自身的情与利的困境。因此,他幻想摆脱一切外物的羁绊,追求个人精神上自由的境界一一逍遥游。人有生,就有死。世界上任何人都逃脱不了生和死。面对生与死,庄子曾在《庄子•知北游》里说过〃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牛为徒,吾又何患!〃庄子认为,人作为自然万物之一,乃是“气〃的一种存在形式。人的生命是由气的聚合而形成的,气聚则生,气散则死,生是死的伴侣,死是生的开始,是一种必然的自然现彖,是自然的变

5、化与循环。他也曾在《庄子•大宗师》中说过:〃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生与死,犹如日夜的运行,都是自然规律。庄子认为,既然牛与死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然的自然现象,那么人们就应该克制死亡所带来的恐惧和悲痛。同样的,在《庄子•天地》中,"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觉得生与死并没有什么区别,人们应该对生死报以一样的态度。所以《齐物论》中有〃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也讲过很多有关于生死的例子,比如《庄子•养生主》中老聃死了,他的好友秦失前去吊丧,只是哭了几声就离开了,老聃的弟子很不满意,秦失却批评了老聃的弟子。说他们喜生恶死是

6、违背自然规律的,并告诉他们〃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这是逃避天意,违背实情,忘记了人Z生死寿夭禀受于自然。在《庄子•至乐》中庄子讲到自己的妻子死了,好友惠子前来吊丧,发现庄子不仅没有悲伤,反而在那儿鼓盆而歌。惠子责备于庄子,庄子却说生死是顺应自然之道,不应该伤心。由此可见庄子已经做到了不惧牛死,完全把自己置身于天地之间,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认为,人最开始的时候都有本真Z心,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影响,逐渐有了一己之情、一己之私、一己之成见。这些斑驳的感情一旦成于心中,便牢不可破。而人心中的哀斥之情以及利害之欲这些感情都是人的先天本性,并不会因为后天环境

7、而改变。"人之牛也,与忧俱牛。〃(《庄子•至乐》)是说人刚刚来世上,便与忧愁同生。〃乐未毕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庄子•知北游》)这句话是说欢乐还未消逝,悲哀又接着到来。悲哀与欢乐的到来,我无法阻挡,悲哀与欢乐的离去,我也不可能制止。同样,利害的欲念也是为人所不能免,为人的本性。"人卒未有不兴名就利者。〃(《庄子•盗跖》)是说人们终究没有谁不想树立名声并获取利禄的。〃且夫声色滋味权势之于人,心不待学而乐之,体不待象而安之。夫欲恶避就,固不待师,此人之性也。〃(《庄子•盗跖》)这句话告诉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