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浅谈庄子的修养方法

【精品】浅谈庄子的修养方法

ID:43604797

大小:148.81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10-11

【精品】浅谈庄子的修养方法_第1页
【精品】浅谈庄子的修养方法_第2页
【精品】浅谈庄子的修养方法_第3页
【精品】浅谈庄子的修养方法_第4页
【精品】浅谈庄子的修养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浅谈庄子的修养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学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系学生学号200686014091编号LS2010LSX091本科毕业论文题冃浅谈圧了的修养方法学生姓名田伟专业名称历史学指导教师刘晓八、、2010年5月22日一、庄子之道1(一)阐明社会现实和老子思想对庄子的影响1(二)阐明庄子的“道”的涵义2二、庄子的修养方法2(一)阐明庄子的修养方法之一“心斋”2(二)阐明庄子的修养方法之二“坐忘”3(三)阐明庄子的修养方法之三“直觉求理”5(四)阐明庄子的修养方法之四“主观求安”6三、庄子思想及修养方法的现代意义7(一)阐述庄子修养方法在古代的影响7(二)阐述庄子修养方法对现代生活的指导意义8(三)需要注意庄子思

2、想中消极的方面9参考文献10谢辞11附录1.论文任务书132.论文中期检查报告153.指导教师指导记录表164.论文结题报告175.成绩评定及答辩评议表196.论文答辩过程记录21浅谈庄子的修养方法田伟(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系陕西宝鸡721013)摘要:在社会剧烈动荡的战国时期,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他在“道”的哲学基础上努力构建和追求无知无欲、自由纯朴、清静无为的理想人格,又通过“心斋”、“坐忘”、“直觉求理”、“主观求安”等一系列修养方法来实现其对理想人格的超越。关键词:庄子;体道;心斋;坐忘;修养方法AfewwordsonZhuangzirscultivation

3、methodsTianWei(BaojiUniversityofArtsandsciences,ShaanxiBaoji721013)Abstract:IntimesofWarringstates,TheVassalStatewasatwarwitheachothe匚ZhuangziputforwardanewideawhichisdifferentfromConfucianism>LegalismandMilitaryTactics.OnthebaseofTaoism,Zhuangzitryhisbesttostructureakindofidealpersonalityw

4、hichischaracterizedbysimple、freedomandTheTemperance.ZhuangzitranscendhisidealpersonalitybyaseriesofcultivationmethodssuchasC4Shinsaibashi9n4sittinginforgetfulness59"Intuitionfornous^and"subjectivityforcomposed:Keywords:Zhuangzi;Theapperceptionoftao;Shinsaibashi;Sittinginforgetfulness;Cultiv

5、ationmethods.春秋战国时期,而对动荡的社会形势,敏感的知识分子纷纷提岀自己的救世主张,由此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文化局面。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仁”的观念作为济世良方,开创了仁政德治的理想主义先河。与儒家仁政德治的理想主义不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则以“道”为体,用“清静无为”的思想做为对现实社会的回应。庄子本人在“道”的基础上构建自由淳朴的理想人格,并通过一系列修养方法来实现其对理想人格的超越。一、庄子之道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这是一个社会转型、急剧动荡的时代,战乱频仍、群雄割据、社会动荡不安。而对这种局而,士人纷纷寻找实现人生价值的渠道,庄子也不例外。庄子是宋

6、国人,宋国作为一个小国,在这场纷争屮遭遇被蚕食鲸吞的命运,庄子亲历宋王的荒淫和国破家亡,亲眼目睹由于各诸侯国私欲膨胀而造成的“相与征地而战,伏厂数万”的社会现实。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生命显得如此脆弱,庄子对此提出了“绝圣弃智,去知与故”的主张。庄子的这种救世思想其实源于老子,老子认为社会动荡不已的原因是人们有“知”(智巧)和“欲”(欲望),治愈社会动荡的最好方法是自然无为,主张取消人们的智巧和欲望,使人们冋到原始古朴、无知无欲的自然状态。老子的思想根源于他所创立的“道”,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木源,是万物产生前的状态,世间万物都由道所生。“大道无形,大象无名”,道是虚拟的不存在

7、的同时道又藏在柔、弱、小之中,道是无为且不争的,但又在无为与不争中达到无不为无不争。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开创了清净无为的先河,庄子继承了老子以道为本、自然无为的思想,在庄子看來,追求名义、仁义、道德不但不能使社会达到太平,反而使社会更加动荡。社会的动荡不安和老子思想的影响使得庄子向往古朴自然的社会、追求浑然自由的人生和无知无欲、清静无为的理想人格。庄子理想人格的建构基础是“道”,何谓“道”?庄子这样描绘道:“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白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