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时间赛跑说课

和时间赛跑说课

ID:41646541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9

和时间赛跑说课_第1页
和时间赛跑说课_第2页
和时间赛跑说课_第3页
和时间赛跑说课_第4页
资源描述:

《和时间赛跑说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和时间赛跑》说课稿泰宁县杉城镇中心小学宁迎春一、说教材 这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表现人物某方面的美好品质。本篇课文选编的意图在于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启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怎样去珍惜时间,使人生的每一天过得更加丰富,更有意义。这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后来听了爸爸的一席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并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了应该怎样珍惜时间。  课文学习的重点应是感悟“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若你一

2、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难点在于时间的概念比较抽象,只有联系生活实际,才能引导学生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和教材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忧伤、哀痛、持续、安慰、日月如梭、狂奔、受益无穷、假若”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3.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三、说教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采取引

3、导法、朗读法、讨论法等交替使用,组织学生结合实际进行朗读品味,还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质疑学文;收集并整理有关珍惜时间的资料;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如“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等含义深刻句段的学习方法。  四、说学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本篇课文含义深刻的语句,我引导学生运用“朗读——理解——感悟——朗读”的方法来读懂这篇课文。叶圣陶先生说过;“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只有学会怎样读书,才能将一本死的教材读活,因此,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尤为重要。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

4、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环节我利用谜语和教师深情的谈话,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二)质疑定向1.自由读课文后,小组交流:通过读课文,你了解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不懂的?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概括为以下三个问题:  (1)“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  (2)时间又不是人,“我”为什么偏偏要和它赛跑?  (3)我们应该怎样珍惜时间,争取时间呢? (三)探究体验    1.让学生带着问题反复读课文,先自主探究,然后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由于这三个问题相对独立,内涵辐射全篇,教学时我根据学生汇报情况进行调整,以保护学生的主

5、体意识,使他们能够畅所欲言,体现了教学新理念。)2.全班交流时,根据学生汇报相机板书,并重点品读以下几个内容:  (1)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2)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a、 课件出示。  b、谈话:什么事物是属于时间里的,永远不会回来?你们理解吗?找出文中的有关句子读一读。   (课件出示): 1.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

6、不能回来了。2.我每天放学回家,在庭院里看着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完了,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3.我看到鸟儿飞到空中,它们飞得很快呀。明天它们再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或许明天飞过这条路线的,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c、让学生自由读,并说说自己的初步理解。  d、再读,充分地并多形式地朗读(指名读,自邀伙伴读,范读),再谈自己的感受。  e、联系生活经历启发引导。  师:看着幸福的你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老师心中真是羡慕。我要是能回到和你们一样小,也就能幸福地坐在教室里读书

7、学习了。可是——这不可能了。因为我不可能回到和你们一样小的年龄了,因为它是时间里的事物,永远不会回来了。你有这样的经历吗?(以此让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自由说“属于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的现象。)f、在切实理解的基础上,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失望,无奈,伤心等等)g、小结: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时间是多么宝贵,它如流水般,一去再不复返。[这3个自然段,都围绕“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这句话写的。语言虽平实,含义却深。学生没有切身的经历体验是难以理解和感受到的。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

8、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所以,我设计了通过朗读和联系生活经历体验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和突破教学重点。](3)我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呢?a、课件出示b、从文中找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