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第二单元

初三语文第二单元

ID:41642534

大小:82.43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8-29

初三语文第二单元_第1页
初三语文第二单元_第2页
初三语文第二单元_第3页
初三语文第二单元_第4页
初三语文第二单元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第二单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三语文第二单元《统筹方法》《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食物从何处来》一、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丰富语汇2、掌握学习说明文的一般方法。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科技进程、关注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二、教学重点:掌握学习说明文的一般方法:下定义、作比较、列数字、作诠释、举例子、打比方、引用三、教学难点:1、理解重要句子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2、配图表和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四、教学过程:(一)读准字音,确认字形《统筹方法》统筹chdu千头万绪xfi小题大做万事俱jCi备卑bei之无甚高论不无裨bi益《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2、懿yi木牍dii造诣yi肩胛骨jid帛书bo祭祀jisi谍报diQ雏形chi!哺育bd卷轴juan卷起来juan粘在一起zhan粘性nian地壳qiao龟壳ke食物从何处来》参cdn天鱼卵luan消耗hao庞pang大纤xian维淀dian粉蒸腾teng贮zhii藏脂zhl肪糠鉄fd(-)理解词义《统筹方法》1、千头万绪2、小题大做3、万事俱备,只欠东风4、卑之无甚高论5、不无裨益6、临事而迷1、形容头绪很多。2、把小题目铺张成为大文章,比喻把小事当做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的意思。3、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

3、东西都准备好了,只差最后的一个重要条件。4、原意是放低论调,不必发表多高的理论。文中是谦虚的说法,没有什么高明的理论。5、不是没有益处的。6、遇到事情就糊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仁韦编三绝2、开卷有益3、读书破万卷4、手不释卷5、造诣6、跃然纸上7、栩栩如生8、连篇累牍9、入木三分10、书简门、汗牛充栋12.残编断简13、罄竹难书1、编联竹简的牛皮绳断了多次。后来形容读书勤奋。2、读书是有好处的。3、形容读的书很多,学识渊博。4、手总是拿着书,舍不得放下。形容读书用功,勤奋好学。5、(学业、技术等)所达到的程度。6、生动地呈现在纸上,形容

4、绘画、描写得生动形象逼真。7、活泼生动得好像活的一样。8、形容篇幅多,言辞冗长重复。9、形容书法笔力极为强劲。比喻见解、议论、分析、刻画很深刻。10>书。书信。11、用牛运输,牛累得出汗,堆满了屋子。形容书籍极多。12、残缺不全的古籍。13、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食物从何处来》1、赫赫有名2、归根结底1、显著盛大,很有名。2、归结到根本上。(三)感知课文的整体内容,明确说明的对象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通常,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

5、的的不同,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征,我们称之为事物说明文,如《松鼠》、《中国石拱桥》等;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我们称之为事理说明文,如《向沙漠进军》等。阅读一篇说明文,不管是整篇还是整段,都要首先从整体入手,把握文章说明的对象,即说明的是什么事物或什么事理。如何找准说明对象呢?1.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石拱桥》、《松鼠》、《雄伟的人民大会堂》等。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

6、事物和特征。《统筹方法》:“统筹方法”作为课文的标题,揭示了这篇文章要说明的中心内容。标题的中心语是“方法”,在这里指解决将数学原理应用于生产实际等问题的门路和程序;限制词“统筹”,指统一筹划。两个词合起来,顾名思义,课文向读者介绍的是一一用统一筹划方面的数学原理解决生产实际等问题的科学方法。《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课文的标题中,有两个表明起讫点的介词“从……到……”,前面一个名词“甲骨文”在课文中代表了书的雏形,后面一个名词“缩微图书”在课文中指现代化的书,因此,从课文标题看,本文说的是书从古到今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即书籍的演变。课文标题告

7、诉我们,题目包含两方面的内涵:什么是食物,食物又从哪里来。文章旨在说明食物从哪里来的道理,是一篇事理说明文,用疑问句做标题,既突出了说明的主要内容,又激起了读者的兴趣和思考。(四)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深入理解说明的对象。介绍事物必须抓住它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只有准确地掌握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才能深入地理解说明的对象。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内外),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硬、软、冷、热等),变化(动、静、快、慢),成因(简单、复杂),功用(广狭、正反)等等。说明对象的特征、本质,在文章中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

8、一是文章中有足以概括特征、本质的语句,通过对全文的阅读分析,可以把它找出来。如《苏州园林》一文中“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句话就揭示了苏州园林的总特点,二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