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9.《古诗两首》--《乞巧》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9.《古诗两首》--《乞巧》

ID:41456316

大小:14.9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5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9.《古诗两首》--《乞巧》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9.《古诗两首》--《乞巧》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9.《古诗两首》--《乞巧》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9.《古诗两首》--《乞巧》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9.《古诗两首》--《乞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9.《古诗两首》--《乞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9《古诗两首》》--------《乞巧》教学设计---人教义务教育课标实验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执教:当涂县太白镇花林小学陶功才教学目标1.会认“乞”“宵”,会写“乞”“巧”“霄”“渡”四个字;背诵诗歌。2.借助神话故事和想象理解诗歌大意。3.通过诵读体会诗歌通过对乞巧节盛况的描绘,表达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的情感以及诗人丰富的想象。教学重难点借助诵读、想象理解诗意、诗情,体会诗歌丰富的想象。预习要求:预习课文,了解《牛郎织女》神话故事,阅读课后资料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大家知道我国民间有哪些习俗吗?学生汇报交流。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与民间习俗有关的古诗

2、---《乞巧》板题:《乞巧》3.解题:《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人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就是向心灵手巧的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就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眼穿过,就叫巧。二、读古诗,学生字1.自由朗读古诗。2.学习生字辨形:“乞”“巧”,最后一笔笔画分别是:横折弯钩和竖折折钩。正音:两个第三声相连的词,第一个字声调只升不降。3.重点指导:“乞”与“气”相比,不要多写一横。由乞巧:理解“心灵手巧”含义,并说说身边

3、心灵手巧的人以及对他(她)的评价和想法。2.“宵”:(今宵、宵夜)是晚上的意思,夜晚休息在室内,为宝盖头;“霄”:(云霄、九霄)指天空。霄,与天气有关,为雨字头。三、学习古诗1.播放《牛郎织女的故事》。2.根据资料袋明确乞巧节的来历,重点了解“对月穿针”习俗。3.介绍作者:林杰,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后非常聪明,六岁能赋诗,下笔即成为章,书法棋艺都精通。《全唐诗》存有他的诗作两首。4.教师范读,并适时指导学生画出节奏。乞巧 [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5.学生按节奏读诗,画出不理解的词句。6.

4、借助神话故事和提供的重要词语解释,通过独立思考、同桌交流的方式,理解诗歌大意。7.指名学生试说诗意,出示课件检查纠正。8.齐读古诗。四、想象理解诗意1.品读诗歌,根据诗句,完成说话练习(课件出示):“七夕节到了,人们      ,仿佛看到了   ,心里想     ”。想象乞巧节人们仰望星空时的所见所想所感。2.想象诗歌,换位思考,讨论人们仰望秋月,穿尽红丝时心里在想什么?3.美读诗歌,读出七言古诗的节奏和诗歌意境。五、背诵、默写诗歌1.尝试背诵并默写诗歌。(默写可在课下进行)2.指名背诵、集体背诵。六、重温神话,传承习俗1.又是一年乞巧节,同学们,你打算向织女乞取

5、什么呢,如何乞巧?2.指名说一说。3.可继续发挥想象,课后将其写成一段话。七、作业一.我会选。1.七夕今宵看碧霄。A.绿色的天空。B.指浩瀚的无际的天空。2.穿尽红丝几万条。A.很多很多条。B.指数目上万条。二.把《牛郎织女的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注意说清楚故事中的人物、时间、地点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板书设计:乞巧 [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乞---气宵---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