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翻译的历史》PPT课件

《课时翻译的历史》PPT课件

ID:41322624

大小:395.56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8-22

《课时翻译的历史》PPT课件_第1页
《课时翻译的历史》PPT课件_第2页
《课时翻译的历史》PPT课件_第3页
《课时翻译的历史》PPT课件_第4页
《课时翻译的历史》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时翻译的历史》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翻译的历史一、中国翻译史概述总述:据文字记载,早在周代就有了翻译活动。从汉代起,“译”逐渐成为了总称。从东汉起,“翻”字也开始使用。在南北朝时期,佛经(sutra)译著中已开始使用“翻译”二字。四次翻译的重要时期1.东汉至隋唐时期的佛经翻译2.明末清初的自然科学翻译3.近代的文学翻译(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4.新中国成立后二、西方翻译史概述西方翻译理论可分为五个时期:1.古代时期2.中世纪时期(西罗马帝国崩溃至文艺复兴时期)3.文艺复兴时期(renaissance)(14世纪至17世纪初)4.近代时期(17世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现(当)代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Tha

2、nkyou!第一个时期:东汉至隋唐时期的佛经翻译西汉哀帝刘欣时期的《浮屠经》当为我国最早的佛经译本。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大举兴佛,开启了佛教发展的新高峰,佛经翻译也走入高峰期。玄奘以后,佛教活动逐渐走向平淡,以潜在方式成为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一部分,佛经翻译日趋衰落。北宋译经尚有余响,南宋已将近销声匿迹了。翻译名家及理论:安清To三支To支谦:提出了“文”与“质”两种对立的翻译观道安:主张直译和“五失本,三不易”To鸠摩罗什:主张“意译”,倾向于“不可译论”To玄奘:“五不翻”To佛经翻译之外,北方少数民族间的密切交流也促进了翻译的发展。其中最著名者有北齐斛律金唱的敕勒族民歌《敕勒歌》

3、:“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实在是翻译史上绝妙的一笔。《敕勒歌》第二个时期:明末清初的自然科学翻译西方的耶稣会传教士,翻译了一些天文、数学、机械等自然科学著作,使中国人首次接触到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这一时期,首推意大利人利玛窦与我国近代科学的先驱徐光启合作翻译的《几何原本》前六卷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据不完全统计,耶稣会传教士在华200年间,共翻译西书437种,其中宗教书籍251种,自然科学书籍131种,人文科学55种。翻译名家:利玛窦徐光启第三个时期:近代的文学翻译翻译主体是中国的知识分子。绝大部分的翻译均脱离了

4、合作的方式而由个人独立完成。近代翻译的历程:首先是科学翻译,而后是社会科学翻译,最后是文学翻译。19世纪70年代后,社会科学翻译成为主流。甲午战争后,文学翻译继续涌现。进入二十世纪初,文学翻译走向繁荣。五四期间,文学翻译成为主流。翻译名家及理论:严复:“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林纾鲁迅:提出“宁信而不顺”的直译策略朱生豪第四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迄止“文化大革命”的十七年间,文学翻译以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作品及亚非拉国家作品的译介为主。俄国古典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苏联现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都有译介。亚非拉文学翻译家有楼适夷、季羡林等。西方文学的译介十七年间,因为意识形态的原因,欧美作品

5、的翻译着力不多,但也并非一片空白。英国文学方面,卞之琳用诗体翻译了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张谷若翻译哈代,朱维之译弥而顿《复乐园》,查良铮译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等。法国文学方面,傅雷翻译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赵少侯翻译莫里哀的喜剧,罗玉君翻译司汤达和乔治·桑的小说。德国文学翻译家有冯至、张威廉、钱春绮、傅惟慈等。翻译事业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沉寂之后,于改革开放中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大大拓宽了翻译的范围,提高了翻译的质量,规模之大、影响之广不亚于历史上任何一次翻译高潮。可以说,没有翻译,就没有新时期各个文化领域的大发展。翻译名家及理论:傅雷:“重神似不重形似”的翻译标准钱钟书:“翻译的最

6、高境界是化境”古代时期西方古代第一部重要的译作是《圣经·旧约》的希腊语译本,又称为《七十子希腊文本》。哲罗姆成功地组织了《圣经》的拉丁文翻译,该译本后来成为罗马天主教承认的唯一圣经文本。翻译家们对翻译的论述主要集中在直译还是意译这类问题上。西塞罗:首次谈到了直译和意译,明确提出反对逐字的翻译。奥古斯丁:翻译的基本单位是词;翻译有三种风格,朴素、典雅、庄严,其选用取决于读者的需求。他认为忠实的翻译就是能用译入语的单词符号表达源语单词符号指示的含义,即译语词汇和源语词汇具有相同的“所指”。中世纪时期(西罗马帝国崩溃至文艺复兴时期)英国阿尔弗烈德国王(849-899)是一位学者型的君主,

7、用古英语翻译了大量的拉丁语作品,常常采用意译法,甚至近于创作。十一、十二世纪,西班牙中部地区的托莱多形成了巨大的“翻译院”,主要内容是将阿拉伯语的希腊作品译成拉丁语,接续欧洲断裂的文化传统。中世纪末期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语翻译,促成了民族语的成熟。代表人物:罗马神学家、政治家、哲学家和翻译家曼里乌·波伊提乌。他提出翻译要力求内容准确,而不要追求风格优雅的直译主张和译者应当放弃主观判断权的客观主义观点。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至17世纪初)西方翻译进入繁荣时期,产生了许多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