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285374
大小:1.00 MB
页数:49页
时间:2019-08-21
《b内酰胺类抗生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内酰胺类抗生素(-lactamantibiotics)1药物:含有β-内酰胺环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非典型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2特点抗菌活性强抗菌范围广毒性低临床疗效高、适应证广、品种多3分类、抗菌作用机制和耐药机制一、-内酰胺类抗生素分类(一)青霉素类按抗菌谱和耐药性分5类:1.窄谱青霉素类:青霉素G、青霉素V2.耐酶青霉素类:甲氧西林、氯唑西林、氟氯西林3.广谱青霉素类:氨苄西林、阿莫西林4.抗绿脓杆菌广谱青霉素类:羧苄西林、哌拉西林5.抗G-菌青霉素类:美西林、匹美西林(二)头孢菌素类按抗菌谱、耐药性、
2、肾毒性分1.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拉定、头孢氨苄2.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头孢克洛3.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克肟4.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匹罗4(三)其他-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头霉素类、氧头孢烯类、单环-内酰胺类(四)-内酰胺酶类抑制药棒酸、舒巴坦(五)-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复方制剂奥格门汀、泰门汀、优力新、他唑西林5二、抗菌作用机制1.作用于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bindingproteins,PBPs),抑制细胞壁的粘肽合成,造成细菌细胞壁缺损,大量的水分涌进细菌体内,使细菌肿胀、破裂、死亡2.促
3、发自溶酶活性,使细菌溶解6葡萄球菌给药后的葡萄球菌7(一)产生水解酶(二)酶与药物牢固结合(三)靶位结构改变(四)胞壁外膜通透性改变(五)自溶酶缺少(六)增强药物外排三、耐药性的机制8(一)产生水解酶:-内酰胺酶最常见的机制金葡菌、大肠杆菌青霉素酶青霉素绿脓杆菌-内酰胺酶(二)酶与药物牢固结合牵制机制广谱青霉素-内酰胺酶2~3代头孢菌素形成屏障作用药物滞留膜外不能与PBPs结合头孢菌素+结合9(三)靶位结构改变PBP质变: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PBP2高度耐药PBP量变:增加低、中度耐药(四)胞壁外膜通透性改变-内酰胺类OmpF外
4、膜孔道蛋白进入菌体大肠杆菌OmpF丢失耐药(五)缺少自溶酶有些细菌缺少自溶酶,如金葡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的耐药(六)增强药物外排突变10青霉素类抗生素(PenicillinAntibiotics)青霉素类抗生素为6-氨基青霉烷酸(6-APA)的衍生物,母核中的-内酰胺环是抗菌活性所必需,已开发众多侧链各异的人工半合成青霉素。分类天然青霉素:从青霉菌的培养液中提取,即生物合成,有F、G、K、X及双氢F等成分,其中以青霉素G性质稳定,抗菌作用强,产量高,用于临床;半合成青霉素:用人工合成的不同基团取代天然青霉素母核上的侧链而获得。11一、
5、窄谱青霉素类青霉素G(PenicillinG)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抗生素结构:侧链中含有苄基,故又名苄青霉素性质:不稳定(1)水溶液易失效并产生致敏物,故用前配制;(2)易被酸、碱、醇、重金属离子破坏,避免合用特点:不耐酸、不耐酶、窄谱12【体内过程】1、吸收:不耐酸,口服吸收少,需肌注或静滴;2、分布: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广泛分布关节腔、浆膜腔间质液、淋巴液、中耳液及各组织,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但脑膜发炎时脑脊液可达有效浓度;3、消除:不被代谢,几乎全部以原形从肾脏排泄,90%经肾小管分泌;因此,合用丙磺舒可竞争青霉素的肾小管分泌,减慢青霉
6、素的消除延长作用时间。13【抗菌作用】青霉素G对繁殖期敏感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敏感菌株包括G+菌、G-球菌及螺旋体,属窄谱抗生素。1、G+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敏感的葡萄球菌(除金葡菌以外)等2、G+杆菌:白喉、破伤风、炭疽杆菌、厌氧破伤风杆菌、难辨梭菌、产气夹膜杆菌、丙酸杆菌、真杆菌、乳酸杆菌等3、G-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等4、少数G-杆菌:流感杆菌与百日咳杆菌等5、螺旋体、放线菌:梅毒、钩端、回归热螺旋体等但对大多数的G-杆菌无效,对金葡菌产生的_内酰胺酶不稳定14【临床应用】首选用于敏感的G+球菌和杆菌、G-球菌、螺旋体
7、所致的感染,但须病人对青霉素不过敏。1、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扁桃体炎、丹毒、猩红热、蜂窝组织炎、化脓性关节炎、产褥热及败血症等;草绿色链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2、肺炎球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脓胸、中耳炎;3、G+杆菌感染如白喉、破伤风,但应加用相应抗毒血清以中和外毒素;4、G-球菌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不产酶淋球菌引起的淋病;5、钩端螺旋体病、梅毒、回归热;6、放线菌病15【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主要不良反应表现:药疹、血清病、过敏性休克(最严重)等致敏原:降解产物青霉噻唑蛋白、青霉烯酸,青霉素或6-APA高分子聚合物。防治
8、:(1)询问过敏史;(2)皮试;(3)专用注射器,药物新鲜配制;(4)避免饥饿时注射或局部用药;(5)每次用药后观察30分钟;(6)作好抢救准备——首选肾上腺素16皮试注意事项:1.第一次用药需作皮试;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