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6年版)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6年版)

ID:41154946

大小:882.6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7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6年版)_第1页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6年版)_第2页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6年版)_第3页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6年版)_第4页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6年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6年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生堡垒退堂基盍2Q!垦生§旦笙翌鲞筮5塑£h迫』旦!堡§!Q!,丛!Y垫!§:∑!!:鳗,盟!:§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6年版)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Chineseguidelinesfortheclinicalapplicationofantibacterialdrugsforagranulocytosiswithfever(2016)ChineseSocietyofHematology,ChineseMedic口fAssociation,"ChineseMedica,DoctorAssociation,Hematolo

2、gyBranchCorrespondingauthor."HuangXiaojun,PekingUniversityPeople’SHospital,PekingUniversityInstituteofHematology,Beijing100044,China.Email."huangxiaojun@bjmu.edu.cn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是一组特殊的疾病人群。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炎症的症状和体征常不明显,病原菌及感染灶也不明确,发热可能是感染的唯一征象,如没有给予及时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相关死亡率高。因此,充分认识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相关风险、诊断方法以及如何合理使用抗

3、菌药物,对于降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发生和死亡风险至关重要。我国2012年《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发布至今3年余,对临床诊疗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期间国际上关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理念发生了一些重要的改变,我国在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细菌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菌监测方面也积累了大量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数据。因此,参考美国感染病学会(InfectiousDiseasesSocietyofAmerica,IDSA)《发热和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治疗指南》(简称IDSA指南)⋯、第4届欧洲白血病感染会议(ECIL)《欧洲细菌耐药时代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发热经验治疗指南》(简

4、称ECIL.4经验治疗指南)[2j和《欧洲细菌耐药时代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发热目标治疗指南》(简称ECIL一4目标治疗指南),“,结合国内流行病学资料、细菌耐药检测数据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DOI:10.3760/cma.j.issn.0253—2727.2016.05.00l通信作者:黄晓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Email:xJhnTl@medmail.tomcn·标准与讨论·用经验总结,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对2012版指南进行修订。一、定义1.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0.5×109/L或预计48h后ANC<0.

5、5×109/L;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ANC<0.1×109/L。2.发热:口腔温度单次测定/>38.3℃(腋温≥38.0℃)或t>38.0℃(腋温≥37.7qC)持续超过lh。中性粒细胞缺乏期间应避免测定直肠温度和直肠检查,以防止定植于肠道的微生物进入周围黏膜和软组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临床医生的判断在决定是否需要给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起着关键性作用。即使患者不能满足上述定义,也需要医生仔细甄别是否需要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例如,全身状况不良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在发生感染时可能无发热甚至体温降低。二、流行病学80%以上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和10%~50%的实体肿

6、瘤患者在≥1个疗程化疗后会发生与中性粒细胞缺乏有关的发热。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中性粒细胞缺乏伴感染时常伴有较高的死亡率。据报道,13%~60%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病死率达12%~42%陋1。在目前国内医疗条件下,当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21d时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感染部位不明显或难以发现,病原菌培养阳性率低。近期完成的中国血液病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①中心静脉置管(CVC)、消化道黏膜炎、既往90d内暴露于广谱抗菌药物和中性粒细胞缺乏>7d是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危险因素。②在我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中,

7、能够明确感染部位者占54.7%,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肺,其后依次为上呼吸道、肛周、血流感染等。③能够明确感染微生物的比例为13.O%,致万方数据史堡血遮堂苤盍2Q!§生5旦苤≥2鲞箜5期£丛!』H!堡!!!!:MaY2Q!§,y!!.32:盟Q:5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全部细菌总数的54.0%。④目前我国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感染的常见革兰阴性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常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