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对小学数学“优质轻负”的思考

小学数学论文:对小学数学“优质轻负”的思考

ID:40953419

大小:4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1

小学数学论文:对小学数学“优质轻负”的思考_第1页
小学数学论文:对小学数学“优质轻负”的思考_第2页
小学数学论文:对小学数学“优质轻负”的思考_第3页
小学数学论文:对小学数学“优质轻负”的思考_第4页
小学数学论文:对小学数学“优质轻负”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论文:对小学数学“优质轻负”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小学数学“优质轻负”的思考【内容摘要】:百度将“优质轻负”的定义为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由“教得活”,到“学得活”,使学生学得好,同时不至于负担过重,也就是说,让孩子们作业少,学习质量高。本文阐述了课前精心备课、课中整合预设以促进有效生成,课后多样性的作业设计,从而真正达到“优质轻负”的目的。【关键词】:精心备课有效生成多样性随着课改的深入,“优质轻负”的口号也越来越响亮。但现实教学中,既要提高教学质量,又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这两者似乎冲突。要想学生学得好,同时又不至于负担过重,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由“教得活”,

2、到“学得活”。笔者结合已有的教学实践,从小学数学教学入手,谈一些做法和体会。一、让数学生活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小学数学,是学生理解数学的开始。一年级数学,学生学会了用直尺连线,学会了看简单的时间,学会了认识人民币,学会了图形的分类和拼组等等,而这些内容正是学生从生活中找到的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丰富多彩,数学也必定丰富多彩,这就是学生对数学的第一印象。  美国一位教育家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捶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而幽默的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例如,有位

3、数学教师上《长方体的认识》时:师:今天后边有很多来听课的老师,你们欢迎吗? 生:(齐)欢迎! 师:怎么欢迎呢?表示一下! 学生不约而同热烈鼓掌。 师:大家的掌声很响亮。可是我也非常的欢迎听课的老师,怎么我的掌声不响亮呢(作一只手鼓掌的动作)? 生:(笑)一个巴掌拍不响! 师:那我用两只手,怎么还是不响呢?(作两只手相互垂直碰撞状)? 生:你两只手交叉了,这是拍不响的。(板书:交叉) 师:那怎样才响呢? 生:要把两只手对着拍。 师:(拍了一下)呀!真的很响亮!这两只手对着,它又是一种什么位置关系呢? 生:相对的位置关系。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

4、叫相对的位置关系。(板书:相对)上课时,整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一个个求知若渴,教学效果特别理想。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感知中,亲身体验新知识的产生、形成的探究过程,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二、精心预设动态课堂,备课是践行“轻负高质”的基石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斯苗儿讲到,一个记者问一位刚刚上完公开课的特级教师:“你这节课准备了多长时间?”特级教师说:“我只是在上课前十几分钟才知道我所要教学的内容,要问我准备了多长时间,我是用一生

5、的时间准备一堂课。”[1]下面我就自己粗浅的一些经验谈谈对备课的几点认识:1、备课多备“可能”。 在备标准、备教材、备学生的三大备课要素中,课程标准和教材一经确立就相对稳定,而学生是动态有差异的,教师在备课时要洞悉学生心理和时代精神,构建符合学生智力发展的情境。备学生的“可能”,尽可能多地把学生考虑在内,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也应是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  2、关注实践空间。  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而35分钟之内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总量如何,应在我们的考虑之列。所以,在备课时,应更多地考虑课堂实际,留有师生灵活操作和活动的空间。

6、强调从思路上整体把握,应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语言表达,克服程式化的设计,留给学生更多的实践空间。  3、课程资源由“单一”走向生成。对静态的数学教学资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增删,作适当的“裁剪”,对教材进行“二度加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出发去拓宽加深数学学习资源的内涵与外延;对动态的数学教学资源,如教学中的偶然事件乃至失误,灵机一动等,都会为课堂教学带来新的可能,教师要善于抓住并很好地利用这些动态生成的资源,这对师生的成长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后,有了这些感受: (1)对

7、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的教学。一开始,是让学生自主分类,从而得出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一年级学生很难想到这种分类方法,也不能理解为什么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于是,我设计成先比较1元、1角、1分,然后让学生按元、角、分把盒子里的人民币分分类。但学生似乎仍然不能理解为什么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最后,修改成在比较1元、1角、1分的时候,让学生说说认识的人民币里还有哪些是以元为单位的,哪些是以角为单位的,哪些是以分为单位的,然后让学生把人民币归归类,从而得出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这样修改,加深了学生对元、角、分的理解

8、,很自然地得出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2)探索“1元=10角”的教学。原先设计是把1元的所有不同取法都展示出来,然后研究为什么可以这样取。仔细考虑,感觉这样得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