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学案

《记承天寺夜游》学案

ID:40713324

大小:4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6

《记承天寺夜游》学案_第1页
《记承天寺夜游》学案_第2页
《记承天寺夜游》学案_第3页
《记承天寺夜游》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盐城市第三中学初二语文学案课题:《记承天寺夜游》课型:新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文章的韵味;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至熟读成诵。2、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进一步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1、重点:结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和句的含义。2、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解()衣藻荇()遂()至未寝()2、解释加点字月色入户:户()欣然起行:欣然()念无与乐者:念()者()遂至承天寺:遂(

2、)相与步于中庭:相与()步()庭下积水空明: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交横()盖竹柏影也:盖()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闲人()耳()3、调动你的语文积累,说出两句吟咏月亮的诗句。(1)(2)【二】、课堂学习:4 —、解题激趣,走近苏轼:二、以读入文,1、对照注释大声朗读,第一遍读只求感性认识。2、听录音朗读,要求听时留意停顿、重音、语气语调和生字的读音。3、让学生揣摩一下,然后指名学生仿读,其他学生评价指正。4、学生齐读。三、小组合作,翻译理解。四、合作探究,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1.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

3、色的?3.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5.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6.小结:五、熟读成诵。六、能力扩展:一切景语皆情语,学生再说一些自己积累的写月的句子。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看图写景抒情。【三】课后学习:一、默写课文并翻译:原文:  译文:4  二、划分朗读停顿:念无与为乐者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三、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文后的练习(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

4、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_家、________家,与父________、弟________合称“三苏”,三人同为________之列。苏轼死后谥号________。2、解释加粗的词语。遂至承天寺________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____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

5、中蕴含着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4.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简要说说这篇文章表露了作者什么样的特殊心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注:更定:初更开始的时候。毳衣:用鸟兽细毛编织的衣服。雾凇沆砀:雾气弥漫,大雪覆盖湖山。白:酒杯

7、。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挐一小舟()毳衣()沆砀()一芥()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词。人鸟声俱绝()是日()挐一小舟()余舟一芥()3.本文的叙述和描写与《记承天寺夜游》有何相同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于描写的对象不同,这篇文章与《记承天寺夜游》表现的意境和手法的运用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