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拓展二教学设计.doc

回顾拓展二教学设计.doc

ID:40393143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1

回顾拓展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回顾拓展二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回顾拓展二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回顾拓展二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回顾拓展二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回顾拓展二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回顾拓展二第四周教案许立英回顾拓展二执教许立英教学目标:1、交流了解到的民风民俗以及本组课文写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阅读古诗《元日》和《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感知不同文体表达节日风俗的方法。3、阅读《有趣的标点》,了解标点符号的妙用。教学重难点:1、掌握并正确利用本组课文中学到的文写法。2、体会标点符号的妙用。教学准备:相关的资料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一)、学生自由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明确交流的内容。(交流了解到的民风民俗、本组课文的写法)(二)、交流民风民俗。1、小组内交流自己了解

2、到的民风民俗。2、指名说说。3、教师小结:我国有56个民族,疆域辽阔,民风民俗特色鲜明而有又丰富多彩。吃穿住行、礼仪、姓氏、节日等处处都有历史文化的积淀。想了解更多的就多浏览“国家文化网------民风民俗”。(三)交流本组课文的写法。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回顾课文的写法。2、指名反馈。3、小结:这些表达方法在我们今后的习作中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二、日积月累(一)、学生自读,要求读准、读通。指名读。(二)学习《元日》1、再读古诗,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即诗意)2、这首诗描绘了正月初一,人们迎接新年的景象。从诗中,你了解了哪些人们

3、迎接新年的习俗?(放鞭炮、饮屠苏酒、换新桃符)(三)学习《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  1、从题目理解到什么。(地点:天竺寺;时间:八月十五)2、“夜桂子”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传说月宫中有桂花树,每到中秋之夜,嫦娥都会向人间抛撒桂花)3、理解古诗意思。4、通过这首诗我们了解中秋节人们赏月的习俗,中秋节还有哪些习俗?(吃月饼、吃团圆饭……)(四)、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五)、拓展课外再搜集关于描写节日风俗的古诗。  (六)、教师小结。三、趣味语文。1、学生自由阅读《有趣的标点》,想想有趣之处在哪里。2、说说你体会到什么?(标点符号的作用

4、很神奇,很有趣等)3、练习感受标点的有趣。(1)有一次足球比赛,是上海队和广东队对垒。比赛结果一出来,有一位记者便连夜赶写了一篇新闻报道,并且用了一个醒目的标题“上海队大败广东队得了冠军”。结果,有的读者说是上海队胜了,有的读者说是广东队胜了。你知道他们分别是怎么断句的吗?上海队大败广东队得了冠军。上海队胜:                                                    广东队胜:                                                    (2)有

5、一户人家,他们的儿子外出打工,三年过去,杳无音信,突然有一天邮递员送来一封儿子的信,做父母自然喜出望外,妈妈首先去看,读着读着就号淘大哭起来,父亲心里“咯噔”一下,马上去看,去哈哈大笑起来。同一封信,为什么母亲看了号啕大哭,父亲却哈哈大笑呢,原来这封信没有一个标点,请看这封信。(出示这封信的内容)儿子的生活好痛苦一点也没有钱多病少挣了好多钱。母亲读哭:                                                    父亲读笑:                                  

6、                     4、小结:标点有趣、神奇,但我们一定要小心使用,不然可能会闹出笑话或把事情弄糟糕。板书:                回顾拓展二 交流平台:民风民俗  课文文法日积月累:节日古诗趣味语文:有趣的标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