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叶建明本科教材讲

结直肠癌叶建明本科教材讲

ID:40392739

大小:14.28 MB

页数:131页

时间:2019-08-01

结直肠癌叶建明本科教材讲_第1页
结直肠癌叶建明本科教材讲_第2页
结直肠癌叶建明本科教材讲_第3页
结直肠癌叶建明本科教材讲_第4页
结直肠癌叶建明本科教材讲_第5页
资源描述:

《结直肠癌叶建明本科教材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结直肠癌 (colorectalcarcinoma)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叶建明讲授主要内容一、解剖及生理二、流行病学三、病因和发病机制四、病理五、临床表现六、诊断与鉴别诊断七、分期八、治疗九、预后十、预防3一、解剖及生理结肠的组织结构5(一)结肠右半结肠左半结肠直径宽,最大处7.5cm窄,最小处2.5cm血供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血液回流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淋巴回流粘膜下层开始,经结肠壁、结肠旁、中间淋巴结纳入中央淋巴结肠内容物液体、细菌少固体、细菌多神经支配迷走神经盆腔神经功能分泌碱性粘液润滑粘膜,分泌胃肠系激素吸收

2、水分、葡萄糖、无机盐和部分胆汁储存和排泄粪便6结直肠血管肠系膜上动脉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中结肠动脉盲肠右结肠横结肠肠系膜下动脉左结肠动脉乙结肠动脉痔上动脉直肠上动脉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近端直肠直肠下端后壁肛管和括约肌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门静脉直肠下动脉骶中动脉肛门动脉痔内静脉丛痔外静脉丛下腔静脉腹主动脉阴部内动脉7结肠的淋巴引流结肠的淋巴引流有4组淋巴结,从结肠壁到肠系膜上(下动脉根部)结肠上淋巴结结肠旁淋巴结中间淋巴结中央淋巴结右半结肠左半结肠肠系膜上血管肠系膜下血管根部淋巴结根部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8结肠的淋巴引流9(二)、

3、直肠肛管直肠:长12-15cm(上1/3、中1/3、下1/3)  以腹膜为界分为上段直肠(腹膜间位)和下段直肠(腹膜外)直肠内括约肌、外括约肌、直肠系膜直肠-肛管交界处的解剖:肛柱、肛瓣、肛窦、齿状线肛管:长3cm,齿状线上、下的解剖学区别,肛垫10直肠肛管解剖齿状线(dentateline)直肠与肛管的交界线,由肛瓣及肛乳头组成,外观呈锯齿状直肠瓣(rectalvalves)隐窝(analcrypts)11齿状线的临床意义齿状线以上粘膜直肠上动脉直肠上静脉丛内痔淋巴引流向上至腹主动脉周围或髂内淋巴结植物神经支配齿状线以下皮肤直肠下

4、动脉直肠下静脉丛外痔淋巴引流向下至腹股沟及髂外淋巴结阴部内神经支配12结直肠血管肠系膜上动脉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中结肠动脉盲肠右结肠横结肠肠系膜下动脉左结肠动脉乙结肠动脉痔上动脉直肠上动脉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近端直肠直肠下端后壁肛管和括约肌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门静脉直肠下动脉骶中动脉肛门动脉痔内静脉丛痔外静脉丛下腔静脉腹主动脉阴部内动脉13直肠肛管动脉直肠上动脉分支位于直肠左侧、右前、右后,是内痔的好发部位直肠中动脉直肠下动脉肛管动脉骶中动脉1414肛管直肠静脉直肠上静脉丛经门静脉回流,位于齿状线上直肠下静脉丛经髂静脉回流,位于齿

5、状线下15肛管直肠淋巴引流上组下组向上肠系膜下血管根部淋巴结两侧直肠下血管淋巴结髂内淋巴结向下髂内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髂外淋巴结髂内淋巴结以齿状线为界,分为上下两组齿状线161717肛管直肠淋巴引流18肛管功能控制排便;直肠下端(肛管以上3cm以内直肠)是排便反射的重要部位二、结直肠癌流行病学全球发病率持续飙升202002年世界范围内男性大肠癌发病率20.1/10万死亡率10.2/10万匈牙利最高21、2002年世界范围内女性大肠癌发病率14.6/10万死亡率7.6/10万新西兰最高22发病率和死亡率我国男性发病率15/10万,死亡率

6、8.6/10万,均占第五位我国女性发病率9.7/10万,死亡率5.4/10万,分别占第五位和第六位23地区分布高发区: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发区:东欧、南欧、拉丁美洲低发区:非洲、亚洲、南美洲与高发区相差25倍最低区沿海东部地区比内陆地区高发,长江中下游地区最高,经济发达地区高发,城市高于农村,大城市高于小城市25人群分布发病年龄老年化英国发病高峰年龄为70岁美国发病高峰年龄为75岁我国上海为61岁,天津为64岁,广州为66岁中山大学资料:中位年龄55岁我国比欧美提前12-18年26人群分布性别:国外差别不大,国内男女比例1

7、.5:1种族:相关宗教:关系不大27我国的特点男性高于女性中位年龄50-55岁,比欧美提前12-18年直肠癌比结肠癌多见,前者占50%以上,80%以上位于直肠中下段经济发达地区好发部位由直肠上段移到结肠趋势,且右半结肠比例明显上升三、病因及发病机制癌的发生是一个基于基因水平上的多步骤、多因素进行性发展的过程。2930结肠癌发生演进分子模型突变突变突变APC DNA K-rasDCCp53转移LOH 甲基化突变 LOH  LOH 相关基因(5q)(12p)(18q)(17p)结肠腺早期腺瘤 中期腺瘤晚期腺瘤结肠癌转移上皮增生<1cm>

8、1cm无灶>1cm有灶恶性肿瘤的发生过程中,环境因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一些环境因素将促进或抑制某些基因的表达。外因生活方式环境:缺钼地区、石棉工人饮食:高蛋白脂肪、低纤维胆囊切除术、超重肥胖癌基因Ras,bcl-2抑癌基因野生型P5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