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复习课件(3)

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复习课件(3)

ID:40225784

大小:9.51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9-07-27

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复习课件(3)_第1页
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复习课件(3)_第2页
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复习课件(3)_第3页
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复习课件(3)_第4页
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复习课件(3)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复习课件(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课标要求: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2,概述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第7课汉字与书法复习思考题:1.简述汉字的起源及演变的过程,认识汉字统一的意义。2.概述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3.中国古代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原因4.汉字演变的趋势一、汉字的发展演变1、文字起源传说:“仓颉造字”2、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

2、符号3、商周:甲骨文(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金文(籀文)4、春秋战国:字形字体紊乱但文字获得极大丰富和发展5、秦:“书同文字”小篆(官)、隶书6、东汉:许慎总结“六书”造字规律基本规律:由繁到简、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从结绳记事到仓颉造字1,文字的起源2、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半坡遗址陶器上的符号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3、商周:甲骨文、金文(籀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地位:是已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代开始的。1、有了较系统的造字方法—六书(象形、会意、形声、指事、假借、转注

3、);2、字形结构基本固定。4,金文(铭文 钟鼎文、籀文)西周毛公鼎铭文籀文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即籀文。王国维认为这些文字“左右均一,稍涉繁复,象形象事之意少,规旋矩折之意多”。石鼓文秦朝统一文字春秋时期汉字的丰富发展考点1汉字演变的趋势1.汉字的演变总趋势是有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2.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可以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在古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在隶楷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隶书、楷书。3.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辅助性的字体,例如在隶楷阶段,出现了辅助书体――草书和行书。A、秦

4、篆汉隶属于自发的书法艺术;B、魏晋南北朝时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东晋的王羲之成为“书圣”,其行书“飘若浮云,矫若龙”;C、隋唐时期:张旭、怀素的草书狂放不羁;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注重规范法度D、宋代:书法艺术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代表: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E、明代:书法艺术更强调个性化的创造。二、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考点2中国古代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原因1.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汉字作为文化传播交流工具的功能在发生变化,以适应人们和社会对精神生活的需求。2.汉字作为一种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文字,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提供了

5、很好的素材。3.随着文化的发展,知识群体的形成,成为书法艺术产生的动力。4.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为这一时期书法技巧创新提供了条件。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危机的加深,使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书法艺术在这一时期最终形成。二、书艺历程自发阶段魏晋自觉阶段实用性艺术性王羲之《兰亭序》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行书第一”秦代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汉代隶书:雄放洒脱浑厚

6、深沉释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张旭《肚痛帖》怀素食鱼帖唐代书法艺术盛世一统,张扬个性欧阳修《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玄秘塔碑》唐代书法大唐盛世,规范法度《黄州寒食诗贴》苏轼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跋》米芾《珊瑚复官二帖》蔡襄书法宋徽宗书法——瘦金体宋朝的书法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5、明代:强调个性化创造代表:祝枝山、文徵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书法呈现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趋势。祝枝山草书文征明《赤壁赋》色泽乌黑、大小一律、形体方正、线条光洁的官场书体6、清代:“馆阁体”抱残守缺、了无生气

7、包世臣、康有为崇尚变革小结探究: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1、魏晋时期发展到自觉阶段:对汉末社会动乱的深刻反思,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2、隋唐时期达到新高峰:一统盛世,书法既有狂放不羁的草书,也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也日趋成熟.3、宋元时期书法的市民化趋势: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4、明代书法的市民化趋势加强: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书法强调个性化的创造。书法作品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一定时期的文化总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复习思考题:1.说出中国

8、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列举绘画艺术的发展阶段及代表人物和作品。2.了解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基本特征,感受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魅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