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与改变态度的方法

论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与改变态度的方法

ID:40120506

大小:40.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22

论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与改变态度的方法_第1页
论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与改变态度的方法_第2页
论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与改变态度的方法_第3页
论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与改变态度的方法_第4页
论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与改变态度的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与改变态度的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与改变态度的方法摘要:社会心理学家一直认为,态度是行为的决定因素,也是预测行为的最好途径。因此,社会心理学研究从来就很关注态度问题的研究。下面将对态度的社会心理学定义、心理结构、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劝导与态度改变的过程、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态度改变的方法进行论述。态度改变的实质是社会化的继续,需要人们面对社会和环境的改变不断调整自己。关键词:态度劝导态度改变的因素态度改变的方法一、态度的定义: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的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性的内在心理倾向。因此,对于这一定义的理解可以从以

2、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态度是一种内在心理倾向;(二)、态度具有对象性;(三)、态度具有价值判断和情感选择的倾向性;(四)、态度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作为一种具有认知基础的心理反应倾向,态度兼具认知、情感和行动三种成分,并且这三种成分是彼此相互关联的。二、态度的心理结构:(一)、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动机等各种心理因素交织而成的综合性的心理结构。即:1、认知是态度的基础;2、情感是态度的核心成分和基本特征;3、动机是态度的外在表征。(二)、态度是心理与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人们对于一定对象的反应起指导性或能动性作用。(三)、态度

3、是一种评价或情感反应。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它受多种因素以及某些联系的内在机制的影响。三、态度与行为的密切关系:(一)、合理行动理论该理论认为,行为是理性思考的结果,在行为发生的过程中个体会考虑各种行为方案,评价各种结果,然后才做出行动与否的决定。最后的决定是行为意向的反映,决定着是否有外显行为的发生。行为意向是由两大因素决定的:一是对行为的态度,即人们对某种行为完全持正面或负面的评价;二是主观标准,即人们对别人会赞成或不赞成某种行为的感知。(二)、双重态度模式20世纪90年代中期,格林沃德等人提出了内隐性社会认知

4、的概念,即过去经验的痕迹虽然不能被个体意识到或自我报告,但对个体当前的某些行为仍会存在潜在影响。这一发现强调无意识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提出内隐态度,即影响对个人当前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产生影响的过去经验和态度形成的无意识痕迹。威尔逊等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认为人们对同一态度客体能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的评价:一是自动化的、内隐的态度;另一种是外显的态度。(三)、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自我价值定向理论假定,人是理性的、社会化的动物,人的生存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解释世界、解释自己、寻找和建立个人意义,试图确立价值的过程,态度

5、和行为二者都是人们寻求自我价值的具体体现。根据自我价值定向理论,一种具体行为究竟发生与否,取决于这一行为的后果对于行为者的价值。行为者对于一种具体行为的价值判断,一方面决定于这一行为能够给行为者带来的预期的满足水平,另一方面决定于这一行为可能付出的预期代价。四、劝导与态度改变的过程:霍夫兰等人提出了态度改变的劝导模型。该理论认为,影响态度改变的外部刺激主要包括劝导者、劝导信息和情境、内部因素则主要是态度主体自身的特点。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会影响态度改变的效果,这些特点包括:劝导者是否有较高的可信性、是否令人喜欢、是否属于态度

6、主体的参照群体;信息提供的论据是否强有力、是否与原有态度存在差异、是否会唤起恐惧情绪等;周围环境是否会使态度主体分心、是否有预先警告出现等;态度主体的卷入程度如何、是否受到态度接种等。五、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一)、源自态度主体方面的影响因素1、态度主体自身态度系统的特性,包括:(1)、态度强度。研究表明,一种态度的强度越大,意味着该态度的支持力量越多、越充分;(2)、态度向中度。态度向中度决定着态度本身与个人核心价值观的联系,也决定着态度对象和有关态度对于个人的意义。态度的向中度高,其对于个人的意义就越重要,相应的认知与

7、情感支持也越多,改变起来也就越困难;(3)、态度深度。有强烈情绪背景的态度,会存在非常强烈的、自发的态度改变抗拒反应,使人有意无意的拒绝改变自己原有的态度。2、年龄与性别大量研究表明:年长者的态度比年轻者的态度更为稳定,更不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此外,研究还发现,在人生的各个年龄阶段中,处于青春期晚期和成年早期阶段的个体的易感性最强,其态度也最容易发生变化。近些年的研究发现:从整体来说,男人和女人的态度说服上的差异很小,且他们之间的差异与各自的专业分工有关,对专业内的较为熟悉事物其态度是很难改变的。反之,对非专业内的陌生事物

8、的态度是较容易改变的。3、人格特性研究表明:态度主体的很多人格特征都会影响劝导效果,如自尊、焦虑、控制点、权威主义和教条主义等。4、自我防卫心理策略大量研究发现,至少有三方面的心理倾向会是使人们拒绝接受他人的影响。(1)、抗拒反应,即当人们感受到自己被别人操纵时,心理上会出现自发的抵抗,维持自我控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