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度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度

ID:40058796

大小:1.68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7-18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度_第1页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度_第2页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度_第3页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度_第4页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世说新语魏晋风度《世说》其书<<世说新语>>多不在故事后发议论,重在人物神韵、风度、言行的描写,不须议论而倾向自明,小说文学的意味更浓。《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403-444)组织门人编纂的一部笔记体小说,分为36门。中国古代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品,内容大都采集汉魏以后的笔记小说和诸子、史传散文中的故事成分。广泛反映了当时的风尚习俗尤其是魏晋士人清谈玄学的场面和放达不羁的人生态度等,具有多方面的参考价值,可称为一部中古文化的百科全书。书中主要记叙东汉至东晋间士族文人的言行轶事,鲁迅认为“《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以看作一部名士底教科书。”《世说》虽

2、以记述名士言行为主,但还有两类比较特殊的人物,一类是“芝兰玉树”般的儿童形象,另一类是风韵独特的女子群像。《世说》中的名士风度《世说新语》可以说是一部记录魏晋风度的故事集,形象地反映了魏晋士人的内心精神世界乃至他们独特的生活态度与人生追求。名士们以清谈玄理不问政事的生活方式,以以恣情任诞、率真放达、自然适意的性格演绎着千古流传的魏晋风度。清谈之风品藻人物任诞放旷芝兰玉树生阶庭品藻,这里所指的是对人物品性、才能、容止、风度等的评论。品鉴人物在《世说新语》中占有相当比重的篇幅,如《识鉴》《赏誉》《品藻》等。1、“清”的审美精神山公举阮咸为吏部郎,目曰:

3、“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赏誉》)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容止》)2、关注仪容之美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容止》)3、注重人物的内在神韵何晏七岁,明慧若神。(《夙惠》)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赏誉》)公孙度目邴原:“所谓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赏誉》)《世说》中女性的名士风神《世说》中涉及女性形象的条目有七十余条,除第十九门《贤媛》(共32条)全部描写女性外,

4、第三十五门《惑溺》(共7条)亦可视为描写女性的专篇,其他条目则散金片玉般地分布在《文学》、《规箴》、《排调》等十七门中。《世说》中的女性与其前后的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女性有所不同。她们气韵生动、挥洒自如,举手投足都与魏晋名士风范有相通之处,“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文学》谢安评其嫂王夫人语)谢遏绝重其姊。张玄常称其妹,欲以敌之。有济尼者,并游张、谢二家,人问其优劣,答曰:“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贤媛》)余嘉锡云:“此言王夫人虽巾帼,而有名士之风,言顾不如王。”又云:“道蕴以一女子而有林下风气,足见其为女中名

5、士。”“林下风气”,实际上也就是说她具有一种无拘无束、悠然自得的神态和高雅的气质,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神韵和卓而不群的风姿。一林下风气《世说》女性的神韵问题,其实一个人所表现出的神情韵致,是与其内涵密切相关的,而才学便是其中极重要的一方面。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言语》)王凝之谢夫人既往王氏,大薄凝之。既还谢家,意大不说。太傅慰释之曰:“王郎,逸少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乃尔?”答曰:“一门叔父

6、,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贤媛》)二咏絮之才魏晋时期的名士们盛行老庄虚无学说,以及剖析名理、品评人物和讨论才性的风尚,称为清谈。清谈是当时名士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的女性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敏捷应对及言谈,都显现了清谈的影响。桓车骑不好着新衣,浴后,妇故送新衣与。车骑大怒,催使持去。妇更持还,传语云:“衣不经新,何由而故?”桓公大笑,着之。(《贤媛》)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交礼竟,允无复入理,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妇云:“无忧,

7、桓必劝入。”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察之。”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贤媛》)三言辞便给四识鉴高超识鉴,指的是人对世事的洞察力和对人材的鉴别能力。魏晋名士当中,许多人都是见识超常的,魏晋时代的贵族女子中颇有一些洞察世事、善于甄别人材者,如前面提到的许允妇,对时人世事都有着清醒的认识。王浑妻钟氏生女令淑,武子为妹求简美对而未得,

8、有兵家子有俊才,欲以妹妻之,乃白母。曰:“诚是才者,其地可遗,然要令我见。”武子乃令兵儿与群小杂处,使母惟中察之。既而母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