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世说新语_看魏晋风度的审美本质

从_世说新语_看魏晋风度的审美本质

ID:37752049

大小:377.5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30

从_世说新语_看魏晋风度的审美本质_第1页
从_世说新语_看魏晋风度的审美本质_第2页
从_世说新语_看魏晋风度的审美本质_第3页
从_世说新语_看魏晋风度的审美本质_第4页
从_世说新语_看魏晋风度的审美本质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_世说新语_看魏晋风度的审美本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6卷第3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5月Vol.46No.3JournalofHuazhongNormal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May2007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度的审美本质王文革(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摘要]魏晋风度在《世说新语》中得到表现。从审美的角度看,魏晋风度的主要形态是超拔,其主要内涵是生命智慧。生命智慧是对“道”的把握和体悟。魏晋风度的本质是精神的自由,表现出“无待”、不为物累的理想追求。这种精神的自由只有通过生命智慧才

2、能达到。魏晋风度是《世说新语》的编撰者通过淘选“创造”出来的,是其自由愿望的某种达成。[关键词]魏晋风度;审美;智慧;自由;选择[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2456(2007)0320123209南朝齐临川王刘义庆(403-444)编撰的《世说品性、旨趣除由人物形象、言行得以呈现外,也常常新语》记录了从东汉末年到东晋时期士人的轶闻趣由叙述者或他人来直接进行评判。从这里我们可事,把两百来年间发生的士人言行搜罗到一起,使以看出,魏晋风度虽不废形、但却重神的特点。之共时性地呈现出来,展示了士人的品行、

3、性情,使如,关于超拔的形象方面,晋人“发现”了人物人能对这个时期士人群体的整体风貌有一个大体美,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人物美是人自身形象所的感知和把握。士人们超拔智慧的言行特征被鲁表现出来的美,包括身体的美、行为的美(即姿容的迅称作魏晋风度。那是一种令人称羡、令人向往、美)和精神的美。在《世说新语》中人物美的这两个给人愉悦和慰藉的理想,但又几乎是一种历史的绝方面常常是合在一起的,而且往往更关注精神的响,因为在这么一段不算很长的时间里出现了这么美。人物美通过两个方面来展现,一是直接的描一个人数众多、趣味大体一致的士人群体,在这之

4、写,一是他人品题和评价。如王濛的风采“:林公道前没有、在这之后也几乎不再。之所以出现这种历王长史:‘敛衿作一来,何其轩轩韶举!’”《(世说新史的壮观景象,我们不能不归功于《世说新语》。因语·容止》29)[1]①刘孝标注引《语林》曰“:王仲祖(即此历代文人对《世说新语》十分爱好,评价很高。总王濛,王仲祖)有好仪形,每览镜自照,曰‘:王文开起来看《,世说新语》所呈现的魏晋风度的主要形态(即王濛的父亲王讷)那生如馨儿。’”王濛跳出父子特征是超拔;不过《,世说新语》似乎对于智慧的表关系,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对自己进行赞赏。而对精现更感兴

5、趣。超拔往往是智慧的超拔,智慧往往是神的重视突出地表现在对刘伶的丑陋的“转变”上:超拔的生命智慧。这种智慧的目标是精神的自由。“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世说新语·容止》13)虽然又矮又丑,但其气度一、魏晋风度的审美内涵———生命智慧却不一般。精神上的高妙弥补了形象的不足。《世说新语》是以记人为主的“小说”,所记条目对人物的品题很多是对人物形象的概括性表围绕人的形象、言行、品性、旨趣等方面展开。形现。其中用自然之物来比喻人物的品题尤其显得象、言行是外在、具体的,品性、旨趣是内在、抽象突出,如“,人有

6、叹王恭形茂者,曰:‘濯濯如春月的。形象、言行除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和趣味柳。’”《(世说新语·容止》39)这种描述是人格美的一外,还往往是为了呈现人物的品性、旨趣而出现的。个整体表现。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人们用自然美[收稿日期]2006211210[作者简介]王文革(19662),男,湖北武汉人,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博士。①本文所引《世说新语》文字均出自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以下不再注出。123来描述人格美的特点,这说明“这两方面的美———现”的智慧;如

7、果把“佳境”当作一个抽象的、普泛的[3]277自然美和人格美———同时被魏晋人发现”。这状态,那么,倒吃甘蔗就成了“渐至佳境”的一个隐种描述方式使自然美与人格美相互映衬、互相喻,它就建构起一个人们不曾建构的隐喻,体现了生发。相当于“发明”的智慧。但实际上“发现”与“发明”又如,超拔的言语,包括准确的品题、机锋、谈往往是互相依存的。比如,对人物之美的感知是玄论道等,指人物的语言,而不是叙述者的语言。“发现”,用自然之物来呈现这种“发现”的品题则是这体现了《世说新语》对语言美的十分重视。而谈“发明”。没有前面的“发现”,后面的“

8、发明”便无玄则是一种言语的行为。《世说新语》中没有载录根、无源,成了一种纯粹的语言形式;没有后面的具体的玄谈内容,但人们玄谈时的那种忘我精神却“发明”,前面的“发现”便得不到很好的呈现、提升。有生动的描述,如,孙安国与殷浩玄谈时的情景:如“,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蚤白。简文曰‘:卿何以“往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