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选修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ID:39848973

大小:1.42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7-13

选修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_第1页
选修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_第2页
选修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_第3页
选修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_第4页
选修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选修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课标要求: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中国古代历史纪年(BC21世纪——1840年)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春秋战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秦汉:封建大一统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融合隋唐:封建社会繁荣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日趋衰落先秦北方南方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北魏宋齐梁陈东汉隋朝东汉后的政权更替情况魏晋南北朝时期

2、的时代特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也是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大迁徙、大同化、大融合时期。在此期间,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发生过频繁激烈的战争。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的发展较快。这是一个华丽的、生机丛起的时代“鲜卑”作为一个部落集团的名称,约始见于东汉。鲜卑一名,有学者认为鲜卑即“犀毗”,亦称“师比“,指胡人的带钩而言。“鲜卑”意为瑞祥或神,合之为瑞兽或神兽。最新考古已证实,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的嘎仙洞内的石刻祝文刻写的是鲜卑族拓跋部的祭祖文字,证明该地区是拓跋部的发源地。背

3、景一:北魏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提供前提1北魏的崛起背景:过程:386年拓拔珪建北魏,后迁都平城影响:前秦瓦解为北方统一提供条件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时间:影响:A初步结束西晋以来北方分裂割据局面;B创造了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C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创造条件439年背景二:早期北魏统治者汉化改革奠定基础(拓跋珪)1、措施政治:解散部落组织,实行编户;仿汉制设官;重用汉族儒生,完备国家机构经济:计口授田,劝课农桑文化:兴办太学,学习汉族先进文化2、影响加速北魏封建化,促进民族融合为孝文帝改革

4、奠定基础背景三:社会矛盾的尖锐,威胁北魏统治,改革迫在眉睫(必要性)1、阶级矛盾尖锐原因:一是在政治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影响)二是在赋税制度“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影响)根源:2、民族矛盾激化影响:社会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严重威胁着北魏统治,社会改革迫在眉睫原因: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由北魏政权制度建设的欠缺所造成背景四:冯太后掌权,孝文帝学习汉族文化,认识到民族政权的落后性,成为改革的推动者背景三:社会矛盾的尖锐,威胁北魏统治,改革迫在眉睫(必要性)背景二:早期北魏统治者汉化改革奠定基础(拓跋珪)背景一:北魏崛起与统

5、一黄河流域提供前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1.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分为两个阶段:冯太后主持下的改革和孝文帝亲政后的改革。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方面的主要内容。3.体会北魏孝文帝勇于改革的决心和对先进文化的追慕之情。前期:后期:冯太后主持——重点创建新制孝文帝主持——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汉化)改革措施冯太后:掌握实权,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文化.(公元442-490年)北魏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孝文帝改革运动的发起人与主持者之一.她去世后为谥称“文明太皇太后”,历史上又称她为“文明太

6、后”。冯太后是位典型的“铁碗女人”。在朝廷内部政治斗争中,沉着果断,坚忍精明,牢牢地掌控了北魏朝廷的军政大权,在献文帝、孝文帝时期两度“临朝听政”,成为北魏朝廷的实际统治者。她主政时已开始了以汉化为中心的社会改革,孝文帝第一阶段的改革实际上是在她的主持下展开的,孝文帝改革的伟大历史功绩有一半应该归属于这位了不起的巾帼人物。孝文帝拓跋宏,复姓拓跋,名宏,是北魏王朝自拓跋王圭以后的第六个皇帝,即魏孝文帝。他在皇兴元年(公元467年)八月,出生于平城皇宫之内,其父献文帝非常高兴,因喜生贵子而大赦天下。拓跋宏三岁时,被立为皇太子

7、,母亲李夫人按照北魏“皇妃生子立为太子则被赐死”的规定,身遭厄运。拓跋宏在宫中奴婢抚养之下,自幼聪明,秉性孝谨,四岁时,就懂得为父亲吸吮脓疮,深受世人称赞。皇兴四年(公元470年)六月,二十三岁的献文帝在永安殿暴崩,冯太后于延兴元年(公元471年)辅佐拓跋宏临朝听政。前期:冯太后主持,创建新制改变了赋税征收混乱的现象,减轻农民负担;农民转向政府,成编户齐民,增加税收向政府交纳一定数量的租调推行租调制健全基层政权完善行政体制;保证国家对人民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保证税收邻长—里长—党长设立三长制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北方经济恢

8、复与发展,政权封建化,民族融合社会稳定、增加政府税收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实质:土地国有制)推行均田制吏治有所好转减轻人民负担俸禄国家筹集,制定惩治贪污办法制定官俸制,整顿吏治作用内容措施目的整顿吏治,巩固统治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与均田制相适应,保证税收一、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