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中点的妙用

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中点的妙用

ID:39803287

大小:1.32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1

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中点的妙用_第1页
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中点的妙用_第2页
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中点的妙用_第3页
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中点的妙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中点的妙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点的妙用授课教师:双流中学实验学校王亚莉教学目标:系统有序掌握几何求证思路,掌握何时该用何种方法做辅助线。教学重点:中点模型的构造教学难点:中点模型的构造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采用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及设计说明学生活动知识结构一、知识结构(一)中点有关联想归类:1、等腰三角形中遇到底边上的中点,常联想“三线合一”的性质;2、直角三角形中遇到斜边上的中点,常联想“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3、三角形中遇到两边的中点,常联想“三

2、角形的中位线定理”;4、倍长中线法;5、有中点时常构造垂直平分线;6、有中点时,常会出现面积的一半(中线平分三角形的面积);7、圆中遇到弦的中点,常联想“垂径定理”。(二)与中点问题有关的四大辅助线:1、出现三角形的中线时,可以延长(简称“倍长中线”);2、出现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作斜边中线;3、出现三角形边上的中点,作中位线;4、出现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构造“三线合一”。二、典例剖析(一)等腰三角形中遇到底边上的中点,常联想“三线合一”的性质带领学生回顾初中阶段与中点有关的相关定理和方法,

3、并利用多媒体展示。认真思考,回顾旧知识,回答问题典例精讲例1、如图1所示,在△ABC中,AB=AC=5,BC=6,点M为BC中点,MN⊥AC于点N,则MN等于()A.B.C.D.(二)直角三角形中遇到斜边上的中点,常联想“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图2例2、如图2所示,正方形的边长为2,将长为2的线段的两端放在正方形相邻的两边上同时滑动.如果点从点出发,沿图中所示方向按滑动到点为止,同时点从点出发,沿图中所示方向按滑动到点为止,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线段的中点所经过的路线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A.2

4、B.4-C.D.(三)三角形中遇到两边的中点,常联想“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例3、(直接找线段的中点,应用中位线定理)图3FEDMNCBAO如图3所示,已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且AC=BD,M、N分别是AB、CD的中点,MN分别交BD、AC于点E、F.你能说出OE与OF的大小关系并加以证明吗?展示例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析:点M的运动路线是什么?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析:怎样构造中位线可以得到OE与OF的大小关系?独立思考学生先自行探究并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学生

5、先自行探究并积极思考,解决问题方法迁移熟练技能变式训练:如图4所示,等腰梯形ABCD中,CD∥AB,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S、P、Q分别是DO、AO、BC的中点.求证:△SPQ是等边三角形.图4三、方法迁移例4(倍长中线法)、如图甲,在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GEF(CG>BC)中,点B、C、G在同一直线上,M是AE的中点.(1)探究线段MD、MF的关系,并证明;(2)将图甲中的正方形CGEF绕点C顺时针旋转,使正方形CGEF的对角线CE恰好与正方形ABCD的边BC在同一条直线上,原问题

6、中的其他条件不变。(1)中得到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拓展延伸:已知:如图①,正方形ABCD中,E为对角线BD上一点,过E点作EF⊥BD交BC于F,连接DF,G为DF中点,连接EG,CG.(1)求证:EG=CG;(2)将图①中△BEF绕B点逆时针旋转45º,如图②所示,取DF中点G,连接EG,CG.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将图①中△BEF绕B点旋转任意角度,如图③巡视、点拨师生共同分析请学生分析回答,先说结论,教师适当点评,

7、并给予鼓励。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选讲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学生先观察、测量得到初步结论,并予以证明总结反思(三)回溯直角判所示,再连接相应的线段,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通过观察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均不要求证明)四、师生交流,归纳小结1、结合本节课内容,说说学习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同时谈谈基本解题思想2、对中点问题还有什么疑惑?五、布置作业见学案。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学生谈收获与体会,培养其分析、归纳概括能力,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