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减法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减法

ID:39792435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1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减法_第1页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减法_第2页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减法_第3页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减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减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5.有理数的减法一、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二、重点难点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  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检查预习情况2、出示教学目标3、计算(口答)(1)(–2)+(–8)=(2)(–9)+10=(3)(–2.2)+2.2=(4)0+(–8)=【教法说明:1题既复习巩固有理数加法法则,同时为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打基础.2题是一个具体实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把具体实例抽象成数学问题,从而点

2、明本节课课题—有理数的减法.】 (二)师生共同探索新知 活动内容:通过对温度计的观察,计算温差,感知有理数减法法则。问题1:你能从温度计上看出4℃比-3℃高多少摄氏度吗?问题2:全国北方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城市天气最高温最低温温差西安多云157兰州小雨95哈尔滨小雪3-3银川小雪-10沈阳小雪5-2呼和浩特雨夹雪-1-3乌鲁木齐晴12-1………………………………问题3:请同学们想一想,4-(-3)=?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这时教师问:你发现这个等式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示意再换几个数试一试,并请学生分组合作计算、交流:15-615+(-6

3、)19-319+(-3)12-012+08-(-3)8+310-(-6)10+6问题4:你能够用字母把法则表示出来吗?a-b=a+(-b) (说明:简明的表示方法,体现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实际运算时会更加方便)强调运用法则时:被减数不变,减号变加号,减数变成其相反数 减数变号(减法============加法)请学生回答乌鲁木齐的温差为多少?课件演示:4+(+3)=7,用彩色在4-(-3)与4十(+3)处画出着重号.引导学生观察4+(+3)=7与4十?=7,从而提出猜想“减去一个数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是相等的”:4-(-3)=4+(+3)

4、=7.完成前面的北方主要城市天气预报温差问题5:试一试、下列括号内各应填什么数?(1)(-2)-(-3)=(-2)+();(2)0-(-4)=0+();(3)(-6)-3=(-6)+();(4)1-(+39)=1+()(三)应用举例,变式练习活动内容: 让学生完成课本P63的练习1,巩固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运用,强化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例1题请学生上黑板板演。对回答好的同学给予表扬肯定,如果有错误,请其他同学纠正。1、例1计算下列各题:(1)(-3)-(-5)(2)0-7(3)7.2-(-4.8)(4)2、口算:(看谁算得快)(1)3–5;

5、(2)3–(–5);(3)–3–5;(4)(–3)–(-5);(5)–6–(–6);(6)–7–0;(7)0–(–7);(8)–6–6例2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度大约为是8848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155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活动目的: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巩固方法,初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讲解时注意让学生复述有理数法减法则,加深学生对法则的认识,并注意归纳有理数减法的规律,而不机械地将减法转化成加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减法运算逐步省略化成加法的中间步骤作准备。渗透化归的思想:让学生归纳一些运算的规律、特征,有利

6、于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补充例题的作用在于让学生体会减法在实际生活的应用。让学生感受8848米这个高度,培养学生的数感。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从实例出发,经过比较,归纳得出了有理数减法法则,并通过推理说明了法则的合理性。这样有理数的减法只需将减数变成它的相反数,把减法转化为加法(注意被减数是永远不变的)。从而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两种互逆的运算可用加法统一起来。想一想还有什么运算与这种情形类似?这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双方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五、尝试反馈,巩固练习填空题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2、①3.6-4.

7、7=②(-7)-12=③(+13)-(-7)=④5-(-3)=⑤0-15=⑥0-(-8)=⑦(-3.4)-0=⑧(-1.24)-5.73=⑨(-4)-(-4.375)=⑩2-(+5)=3、(-5)+()=-8;(-3)+()=2六、布置作业   习题1.6第1、2课后完成:习题1.6第3、4、5题   本案例从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设计问题,使得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知识的形成不分离,达到结伴而行的目的。主要方法与效果有以下几点:(1)以问题情境为导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这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学习的自信心。(2)调动

8、学生动手实验,动脑思考,教学中很多知识的形成要借助于数学实验来发现。(3)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学生的数学学习往往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他们通过对教师设置问题的研究,积极探究发现,动脑猜想、归纳、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