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感说的形成基础和发展轨迹

物感说的形成基础和发展轨迹

ID:39677339

大小:123.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9

物感说的形成基础和发展轨迹_第1页
物感说的形成基础和发展轨迹_第2页
物感说的形成基础和发展轨迹_第3页
物感说的形成基础和发展轨迹_第4页
资源描述:

《物感说的形成基础和发展轨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7年4月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Apr.,2007第2期JournalofJiangxiScience&TechnologyNormalUniversityNo.2物感说的形成基础和发展轨迹何玲玲(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扬州225002)摘要:物感说又称感物说,最初是一种自然审美理论,解释人在自然审美中发生心理反应的原因。天人合一论是它的哲学基础。大量感物抒情的文艺作品和人们对创作的经验总结为物感说的形成提供了感性材料和理论支持。物感说真正进入诗学理论始于《乐记》,成熟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本文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物感说的形成作一次较为详细的梳理。关键词:自然审美意识;心物关系;物感中图

2、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558(2007)02-0083-04“诗学,无论中外,都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美而复始的规律性。原始人很可能由此推断太阳、月学的一种特殊的形态,它一方面与历代诗人的创作亮、云彩、树木等是有生命的、有意识的、有意志的,实践有密切的联系,是诗人们创作经验的归纳、总结即同人自身是同样的。⋯⋯既然自然事物同人类的和升华;另一方面,它又与哲学气脉相通,受着每个生命现象和感觉思维有相似之处,那么,根据‘同情’!"$"时代哲学思潮的鼓动或制约。”因此,物感说的形原理,人就可以同它们沟通。”成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个是前人和时人的创人们“观乎天文以

3、察时变”(《易传·贲卦·彖作实践和经验总结;另一个是相关的哲学思潮。辞》),把自然运行的规律称为“时”。万物依“时”而为叙述的方便,本文先从哲学方面探讨。追根溯生,按自然规律行事能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不违源,物感说发轫于原始初民与自然无意识的往来交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融活动中,这种活动不仅使人类产生联想、想象等自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然审美心理能力,还为物感说提供了一个更为根本惠王上》)所以,“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的哲学支撑——天人合一。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则天弗马克思说:“原始思维局限于最近的、感

4、受所及违,后天而奉天时。”(《易·文言》)的环境,即人们能够思索的便仅是他们直接感受到顺应天时、万物同我的观念逐渐形成了追求与#"的东西或现象。”无疑,自然是原始初民第一个思自然生命协调和谐的“天人合一”思想,“天地与我并维对象。在他们眼中,各种形态的自然物和人一样,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这是物感说有生命,有喜怒哀乐,“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的哲学基础。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庄子·大宗师》)因此,虽然“观乎天文”的起点未必是审美,但自然万人与自然可以相互沟通相互感应,这是物感最初的物纷繁变化、消逝轮回的生命之美,色彩、声音、形态源头。至于这种思想产生的

5、原因,泰勒做如下解释:等声色之美触发人的审美心灵,唤起人的审美意识。“史前人类对黑夜降临、严冬出现、日蚀月蚀、暴风骤况且,“人类首先要在自然审美中具备了一定的心理雨、雷鸣电闪、山洪暴发等自然现象极为恐惧。同时,趣味与能力条件,在自然审美中实现了由生理到心史前人还注意到太阳、月亮、云朵都是运动变化的,理、由客观到主观的升华与飞跃,才可望在文艺创作%"而且草木枯黄返青,一年四季的季节变换,都显出周中运用联想与想象、比兴之体、借景抒情之法。”看收稿日期:2007—01—22作者简介:何玲玲(1977—),女,江苏常州人,扬州大学文学院文艺学200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文艺学。84江西

6、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到川流不息的流水,人就不禁生出时间流逝、生命一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去不返的惆怅:“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论语·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子罕》)面对秋风不由感到悲凉之气:“悲哉!秋之为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单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这些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客观存在的奇妙的心理现象,引起人的兴趣,人们称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之为“心物感应”,对这种心理现象的解释是物感说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的雏形,“其主题是心物关系,

7、人与自然对象、现象的战国末期《吕氏春秋》卷六《音初》换成另一种说!"心理关系。”法:“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乎音,音成不过,古人之“自然美的本质特性决不是在于自于外而化乎内,是故闻其声而知其风,察其风而知其然景物本身的某些自然属性,而是在于自然景物与志,观其志而知其德。”一定社会生活的关系中所显示的某种特性,在于自淮南王刘安作《淮南子》,多处描述感应现象,对然景物具有与一定社会生活的‘美’相类似的特征。物感理论作了系统、深化的努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