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审新麦26号强筋小麦品质与产业化

国审新麦26号强筋小麦品质与产业化

ID:39419405

大小:2.00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7-02

国审新麦26号强筋小麦品质与产业化_第1页
国审新麦26号强筋小麦品质与产业化_第2页
国审新麦26号强筋小麦品质与产业化_第3页
国审新麦26号强筋小麦品质与产业化_第4页
国审新麦26号强筋小麦品质与产业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审新麦26号强筋小麦品质与产业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审新麦26号强筋小麦品质与产业化赵宗武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新乡综合试验站2013年5月17日报告内容一、新乡市强筋小麦发展与新麦26二、新麦26品质指标、特征特性、产量与抗病性三、新麦26在强筋小麦产业化发展中的优势四、新麦26产业化发展的技术路线与进度1996年新乡市政府开始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强筋小麦品种种植面积达300多万亩(70%),打造出了新乡市优质专用小麦知名品牌,创新了农业产业化延津“金粒模式”。农业部2001、2002连续两年在新乡市召开优质专用小麦发展研讨暨产销衔接现场会,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先后两次对我市发展优质小麦做出重要批示,

2、给予了充分肯定。“十二五”市委市政府提出做强做大新乡强筋小麦,打造“中国第一麦”品牌。“新麦26”已成为新乡市政府打造中国第一麦的一张名片一、新乡市强筋小麦发展与新麦26选育新麦26号2010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新麦26选育与推广先后受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行业科技、国家现代农业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新乡市重大科技专项的连续资助和支持。2012年/2013年/2014年农业部确定为黄淮麦区强筋小麦主推品种。麦收“三段腰”新麦26特征特性: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幼苗半直立,叶色浓绿,分蘖力较强,抗寒性好。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抗倒春寒能力较弱。株高75厘米左右,株

3、型较紧凑,旗叶短宽、(后期)平展、深绿色。抗倒性中等。熟相一般。亩穗数40.7-43.5万穗,穗粒数32.3-33.3粒,千粒重40-43.9克。新麦26号(新麦9408E1/济南17)新麦19号新麦9/(C5/新3577)F3d1s新麦18号新麦9/(C5/新3577)F3d1s2000年育成半冬性、中强筋、抗条和秆锈病2004年育成半冬性,强筋,抗三锈,白粉病2008年育成超强筋抗纹枯,叶锈病2000年以来育成新麦9号、新麦18号、新麦19号、新麦26号等一批优质专用国审新麦系列新品种。在此基础上,采用了阶梯杂交、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聚合、累加、HMW-GS标记辅助选择等方

4、法,使新麦26的品质和产量得到稳定提高。新麦9号百泉3047-3/内乡82C61998年育成半冬性、大穗、高产、抗倒品种HMW-GS标记选择HMW-GS聚合、累加标记选择V·P·M偏凸山羊草衍生系2012年5月,全国农技中心在新乡召开了新麦26示范推广现场观摩会,程顺和院士、刘旭院士,万富士调研员、邓光联主任等领导、专家、种子、粮食企业近300人观摩了新麦26万亩示范田,中央、河南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重点在河南、安徽、江苏和陕西4省示范推广Glu-1HMW-GSGlu-3(LMW-GS)新麦26高低麦谷蛋白亚基组成:HMW-GSGlu-11/7+8/5+10LMW-GSGlu-3

5、A3a/A3ac/A3d/B3c/B3d/B3e/B3g/B3h/B3i/D3c中国农业科院、国家小麦改良中心何中虎、夏先春等在《高低分子量亚基互作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中提出新麦26具有具有最佳高低麦谷蛋白亚基二、新麦26品质、产量与抗病性面筋强度Glu-3alleleGlu-A3Glu-B3Glu-D3强A3aB3dA3c,A3dB3h,B3iD3c,D3eA3b,B3e,B3f,B3jD3a弱A3eB3c,B3gD3b,D3dGlu-3位点LMW-GS对面筋强度的影响许为钢、胡林等在“小麦种质资源研究、创新与利用”《科学出版社》中提出最佳高低麦谷蛋白亚基组合为:1,7+8,5

6、+10;A3a,B3d,D3c或D3e。新麦26高低麦谷蛋白亚基:HMW-GSGlu-1A.1、B.7+8、D.5+10LMW-GSGlu-3A3a、A3ac、A3d、B3c、B3d、B3e、B3g、B3h、B3i、D3c新麦26具有具有最佳高低麦谷蛋白亚基组合1、参加国家黄淮南片小麦区域试验,在2008年、2009年不利和有利于强筋小麦气候条件下,21个试验点混合样测试结果分别达到国家强筋小麦标准,蛋白质含量、吸水率、稳定时间等指标远远超过国家强筋小麦标准。国家黄淮区试新麦26号品质测试汇总表数据来源:《2008、2009年国家黄淮南片小麦区品质试测试结果》二、新麦26品质、产量

7、与抗病性(一)、品质2、在2009年-2013年五年间,小麦经历了干旱、低温冻害、灌浆寡照、干热风等多种气候条件和赤霉、白粉等等病害的考验,新麦26都同时达到国家强筋小麦一等指标、郑州商品交易所强麦一等指标、面包评价指标。数据来源:农业部种植业司2009年—2013年《中国小麦质量报告》2009-2013年各地新麦26品质状况3、新麦26受地域及栽培条件影响较小。不同地点种植的新麦26硬度、蛋白质、吸水率、拉伸特性指标高,受地点影响后,仍能达到或超过强筋小麦标准。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