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8.2.2菱形判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菱形》第2课时教学设计淮南十中车振河一、教材内容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的概念、性质、判定方法等知识的延续和深入,同时也为后面正方形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菱形这一节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中学教材中《四边形》中的重要环节。2、本节主要内容:菱形的判定。3、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 菱形的定义和判定定理的运用.【难点】 探究菱形的判定条件并合理利用它进行论证和计算.二、学情分析学生已具备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以及矩形的知识,经历了平行四边形、矩形判定的探究应用,有很丰厚的知识基础,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的学习有可类比
2、的根据,学生学习起来不会很困难。三、教学目标分析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题学习力求达到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运用菱形的定义和两个判定定理进行有关的推理论证和计算. 2.了解菱形的现实应用和常用判别条件.过程与方法: 1.从菱形性质定理的逆命题出发,提出猜想,发现结论,然后给出证明,进一步理解互逆命题的意义,体会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的区别与联系. 2.让学生经历探索菱形判定定理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积累几何学习的经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
3、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加深对菱形的理解,养成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 2.通过菱形与矩形判定方法的类比,进一步体会类比的思想方法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过渡语] 前面我们研究了平行四边形,菱形的定义与性质,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计算下列各题: (1)菱形周长为20,一条对角线的长为8,则另一条对角线的长为 . (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6,8,则这个菱形的面积为 ,边长为 . (3)菱形的一个内角为120°,一条较长的对角线的长为10,则菱形的周长为 . (4)上面的计算中,用到了菱形的
4、哪些特性? 学生先独立完成,同桌交流,并检查. (1)由“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得边长为5,由“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和勾股定理可得菱形的另一条对角线的长为6. (2)由“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得菱形的面积为24,由“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和勾股定理可得菱形的边长为5. (3)由“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和勾股定理建立方程,计算可得菱形的边长为,周长为. (4)上面的计算中,用到的菱形特性有: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菱形的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提问: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只要
5、再有什么条件就可以判定它是一个菱形?依据是什么? 根据菱形的定义可知: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所以只要再有一组邻边相等的条件即可. 追问: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除根据定义判定外,还有其他的判定方法吗? [设计意图] 通过计算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菱形的性质,为下面学习菱形的判定奠定基础.(二)、新知构建[过渡语] 前面我们研究了菱形的性质,下面我们研究如何判定一个平行四边形或四边形是菱形. 1.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请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结论及它的逆命题,判断该逆命题的真假,并说明理由. (1)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2
6、)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师生交流、实验、猜想、证明. 命题“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条件是:四边形是菱形,结论是:对角线互相垂直.它的逆命题是: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该逆命题是假命题.如图,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显然它不是菱形. 追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是假命题,那么“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请说明理由. 学生再分析发现:“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是真命题. 理由如下: 已知: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C⊥BD. 求证:▱ABCD是菱形.
7、 〔解析〕 要证明▱ABCD是菱形,只要证明有一组邻边相等即可.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A=OC(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又∵AC⊥BD, ∴BD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 ∴BA=BC(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ABCD是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教师总结:通过大家猜想、证明,我们得到了菱形的一个判定定理. 定理: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根据这个判定定理,以后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只需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对角线互相垂直;②平行四边形. 用符号语言表述为
8、: ∵在▱ABCD中,对角线AC⊥BD, ∴▱ABCD是菱形. [设计意图] 从菱形性质定理的逆命题出发,提出猜想,发现结论,然后给出证明,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互逆命题的意义,体会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