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继教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继教

ID:39354229

大小:2.76 MB

页数:76页

时间:2019-07-01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继教_第1页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继教_第2页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继教_第3页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继教_第4页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继教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继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与标准预防黄丽军2016.11.12医务人员在医院中面临着医院感染与职业暴露的危险。不安全输血、不安全注射、针刺伤、锐器伤、外科手术、口腔器械、血液透析、化疗、内窥镜、器官移植等诸多因素,使医院内医源性感染日益增多。医院感染与职业暴露、职业安全等问题应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及关注。内容提要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危害血源性职业暴露后的局部处理执行标准预防减少职业暴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危害什么是职业暴露职业暴露是指因职业关系暴露在某种危险因素中,有感染或引发某种疾病潜在危险的情况。医务人员暴露的常见危害职业暴露危害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

2、□辐射包括X射线、放射性核素、射频辐射、紫外线辐射等(放射科、核医学治疗室、理疗室、介入室、手术室等)。□医疗锐器伤针头、刀片、缝合针等伤害(门诊抽血室、注射室、急诊室和手术室)物理性职业危害针头缝合针刀片医疗锐器伤危害医疗操作中最常见职业暴露血液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中锐器伤的发生几率最高(占90%)化学性职业危害是指医务人员在消毒、洗手、治疗、换药等操作过程中接触的各种消毒剂、清洁剂、药物及有害物质等引起的疾病。呼吸道吸入直接接触皮肤吸收职业暴露主要方式※抗肿瘤药物大多数是细胞毒剂,具有致突变、致癌和致畸性。※药液气溶胶经呼吸道吸入或直接接触皮肤吸收。※暴露的剂

3、量虽小,但长期接触,因蓄积作用,引起白细胞减少、自然流产率增高。且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危险。1.细胞毒素药物2.麻醉剂麻醉剂的危害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注意到,吸入麻醉剂可导致胚胎毒性发生流产等。有报道手术室医务人员因慢性吸人麻醉气体可致流产率增高;频繁接触麻醉剂的医务人员有肝病、肾脏病及vitBl2代谢紊乱的症状。甲醛、过氧乙酸刺激呼吸道、眼睛;戊二醛皮肤、黏膜、呼吸道刺激全身毒性反应;含氯消毒剂损伤皮肤;环氧乙烷肝肾及造血系统损害3、消毒、灭菌剂名称毒性反应常用化学消毒剂危害生物性职业危害☻生物性危害主要是指由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包括

4、各种经呼吸道、消化道及血液等多途径传播的疾病。麻疹、水痘、流腮、流感、肺结核、军团菌病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疟疾等。经呼吸道传播经消化道传播甲型肝炎、痢疾等√经血液传播吸痰气管插管咽拭子取样胃肠镜纤支镜口腔科操作等呼吸道职业暴露的危险操作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感染途径针刺、锐器伤粘膜或破损的皮肤具有传染性血液、体液皮肤粘膜损伤直接接触血源感染性疾病含病毒浓度高的体液:血液、血液成分、伤口分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胸腹腔积液、脑脊液、滑膜液。含病毒浓度低的体液:唾液、鼻腔分泌物、母乳汗液、泪液、尿液、粪便危险体液职业暴露后发生血源性感染的危险程度2

5、、暴露的方式(位置、深度、进入血管)3、接触物与量多少(血液、体液量)4、暴露血液、体液中病毒的含量和原病人疾病严重程度。1、锐器种类(空心针、实心针、刀片)5、暴露者防护情况及暴露后处理方式职业暴露的危险概率医务人员因一次暴露血液,感染HBV、HCV、HIV的概率:HBV:6%—30%;HCV:0.4%—1.8%,HIV:0.3%,血源性职业暴露后的处理职业暴露后应遵循的处理原则1、及时局部处理2、报告与记录3、及时风险评估4、预防性治疗5、提供咨询与定期随访监测6、资料整理上报与总结锐器伤后处理流程图医务人员被患血源性传播疾病患者使用过的锐器损伤预防用药冲洗

6、消毒向主管部门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表定期追踪风险评估清洗:及时挤压伤口周围刺激出血,在流动水下清洗伤口5分钟;皮肤粘膜的暴露以流动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受到血液喷溅,用生理盐水冲)。消毒:用消毒液,进行伤口消毒(75%酒精、0.5%碘酊)。一、局部处理二、报告与记录发生职业暴露报告护士长、科主任医院感染管理部门/预防保健科、填写锐器伤登记报告表组织评估风险报告记录内容1、暴露人个人资料2、时间、地点、经过3、暴露方式与经过4、部位、伤口类型(深浅、大小、有无出血)5、污染物名称(血、体液、培养液等)6、损伤器具类型7、患者病种(乙肝、丙肝、HIV)和含有病毒的情

7、况、是否正接受治疗,何种药物治疗8、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的依从性情况;报告记录内容可预防性注射长效青霉素240万U/次,每周1次,连续2~3周。暴露后三个月追踪TP梅毒初筛试验(UCR)[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确诊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凝集、印迹法)]暴露于梅毒处理HIV感染者隐匿的原因及危害1、HIV潜伏期长,不易被发现2、艾滋病症状多样,易误诊;3、大多数感染者是隐匿的,不易发现(主要原因);4、社会不接受,病人不愿主动告诉医生。三、提供咨询与定期随访监测发生职业暴露,感染管

8、理部门/预防保健部门要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