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翻译实践中的_改写_策略

论翻译实践中的_改写_策略

ID:3920170

大小:86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25

论翻译实践中的_改写_策略_第1页
论翻译实践中的_改写_策略_第2页
论翻译实践中的_改写_策略_第3页
论翻译实践中的_改写_策略_第4页
论翻译实践中的_改写_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翻译实践中的_改写_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3卷第2期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33No.22011年6月JournalofUniversityofShanghaiforScienceandTechnologyJun.2011论翻译实践中的“改写”策略季可夫(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上海200093)摘要:从古今翻译方法论出发,论证恰当的“改写”不论对于文学翻译,还是对于科技翻译,都具有切实可用的功能效果。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翻译标准,实践中须根据互文本间的文化差异程度,把握“改写”尺度,在“改写”的最佳平衡点上协调语言差异,实现

2、跨语言交际目的、满足译语读者的期望。关键词:翻译;文化差异;改写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895X(2011)02-0107-04TheRoleof“Rewriting”TacticinTranslatingJiKefu(CollegeofForeignLanguages,UniversityofShanghaiforScienceandTechnology,Shanghai200093,China)Abstract:Proper“rewriting”,atime−hon

3、oredtacticintranslation,workseffectivelyforbothliteraryandESTtranslations.Translationcriteriafordifferenttranslationsrequirethedegreeof“rewriting”asperculturaldifferencesbetweenintertextstocoordinatelanguagediscrepancies,facilitateinter−languagecommuni

4、cations,andsatisfyexpectationsofthereader.Keywords:translation;culturaldiscrepancies;rewriting翻译方法论是奠定翻译学的重要标志。黄忠廉实践中就有“改写”手段,此后也一直是使翻译实[1]的《翻译方法论》第一次系统论述了翻译学方法践趋近臻美理论标准的实用策略。论,但综其“全译”七法和“变译”十二法,可用“改一、“改写”是翻译的基本策略写”一词而蔽之。运用“改写”策略,从文本层面上的“求似”出发,达到精神内容上的

5、“求化”这自有译事以来,“改写”就一直自觉或不自觉地一翻译的最高境界。严复提出“信、达、雅”为翻译被运用于翻译实践之中,可借用中国翻译理论体系[2]正则,但他感叹此乃译事三难。因为同时求信、求达、经历的“案本—求信—神似—化境”四个阶段,求雅,译者难免顾此失彼,真正成功译成“信达雅”分析“改写”的发展过程。“案本”是指东晋时期,的文字并不多见。傅雷根据他的文学翻译实践,指佛经翻译大师道安的“遂案本而传”。一般认为道安出翻译所求不在“形似”而在“神似”。钱钟书更以反对在翻译中掺杂个人解释,道安也一直被

6、归为直一个“化境”定出翻译的理想标准。傅雷的“神似”译论者。其实,道安时代的译经僧人大多来自西域,和钱钟书的“化境”实际上都是译家历来使用的一到中国后才开始接触汉语,对译经诚惶诚恐,唯恐误个实用技巧——“改写”。本文拟论证早在古代翻译解佛旨,违忤经意,只好小心翼翼地逐字翻译,而道收稿日期:2011-01-10作者简介:季可夫(1954-),男,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E-mail:clrffji@139.com108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3卷安并非毫无保留地赞同直译。他通

7、过比较和研读大策略精辟实用。钱钟书的“化境”与“神似”一脉量译本,意识到翻译不能逐字硬译。在翻译《摩诃相承。他也认为两国文字之间的距离无法消除,但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中,他首次开宗明义地提出是译者可以根据个人的审美原则,对原作在内容与译经“有五失本也”。“五失本”指翻译有五种情况形式上进行再创作,即经过“改写”之路,通向翻译使译文不同于原文,而为了保持译文的可读性,非臻美的“化境”。“失”不可。比如,道安认识到梵语和汉语之间的上世纪80~90年代,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受文化语言差异,梵译汉时必须尊重汉语

8、的表达习惯,使译研究、目的论、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主义文尽可能为中国读者接受。这些都是古代翻译理论等理论的影响,扩大了翻译研究范围,把注意力转向中朴素的“改写”意识。道安在“五失本”中感悟影响翻译活动的种种其他因素。例如,翻译行为与到“直译”与“意译”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比西社会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文化研究);为了达到交[3]方奈达提出的“读者反映论”早了两千多年,可惜际目的,译文不一定忠实于原文(目的论);原文与译道安对梵语不甚精通,无法突破语言障碍,不知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