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

15.《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

ID:39148817

大小:51.0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5

15.《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_第1页
15.《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_第2页
15.《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_第3页
15.《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_第4页
15.《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15.《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5.《短文两篇》一、新课标对《短文两篇》的要求从“知识和能力”这个维度说,这个单元课文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阐述求知与读书的议论性文章。第四单元说明里要求:阅读这些随笔、杂文,要区分观点和材料,辨析两者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对作者的论述做出判断。语文课程标准说:“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编者的意图是,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力求让学生能达到课程标准的这个要求。一般来说,引导学生区分观点与事实、数据、图表,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并

2、作出判断,大概不太困难。困难在于,区分观点与道理,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并作出判断,因为作为论据的道理有时不易分辨出来。即使分辨出来了,再判断道理与观点之间联系也有一定难度,教师在这方面要另作指导。“过程和方法”这个维度,主要是激发学生阅读议论文的兴趣,把握阅读议论文的方法,养成阅读议论文的习惯。二、本节教材内容分析、解读《谈读书》是培根的一篇著名的随笔,围绕读书,论述了知识的价值、求知的目的、读书的态度、方法等内容,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不求甚解》是邓拓先生的一篇杂文,文章采用驳论,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作了否定,阐述了读书

3、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正面主张。教学两篇短文,要从内容、写法两方面进行突破。内容上,要引导学生理解两文的读书观,进一步增强对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的认识,背诵两文中的名言警句,加强语言积累。激发学生热爱读书,充分享受和汲取人类文化成果,做一个精神富有的人。写法上,应引导学生理清两文的论证思路,分析理解两文的论证方式及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并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自我评价和主观阐发。教学本文,宜采用"批注式阅读法"和"比较阅读法"。批注式阅读法注重学思结合,注重自我评价;比较阅读法注重求同存异,注重比较辨析

4、。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点拨,答疑解惑,组织学生互动合作,讨论探究,在思维的碰撞交流中,自主评价、独立判断,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三、教案设计15.《短文两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培根、马南邨的经历及其创作,积累词语,掌握“藻饰、狡黠、诘难、伦理、滞碍、寻章摘句、味同嚼蜡、吹毛求疵、豁然贯通、不求甚解”等词的读音和词义,并学会运用。2.理解两文的读书观,进一步增强对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的认识。3.背诵两文中的名言警句,加强语言积累。能力目标1.理清两文的论证思路,把握其思想内容。2.分析理解两文的论证方

5、式及方法,揣摩精练有力的语言,体会其表达效果。63.引导学生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自我评价和主观阐发。德育目标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培养正确的读书观,充分享受和汲取人类文化成果,做一个精神富有的人。【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关于读书的论述。2.学习课文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教学难点】1.理清培根《谈读书》的论证思路。2.如何理解“不求甚解”?为什么不少人批评“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课前预习】1.了解培根、马南邨的经历及其创作,了解课文的文化背景。①培根(1561—1626),,出生

6、官僚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培根的主要建树在哲学方面。代表作是。《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共58篇,开创了英国随笔这种特有体裁。②马南邨(1912—1966),的笔名,、杂文家、历史学家、著名新闻工作者,福建闽侯人。主要著作有:文论集《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杂文集《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以及《邓拓散文》、《邓拓诗选》等。本文选自。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诘难(    ) 滞碍(  

7、  )  狡黠(    ) 咀嚼(    )  死抠(    )   豁然(    )    迂腐(    ) 吹毛求疵(    )味同嚼蜡()3.解释下列词语。①味同嚼蜡:              ②吹毛求疵:③寻章摘句: ④不求甚解:⑤咬文嚼字:              ⑥豁然贯通:⑦怡情:⑧诘难:4.阅读《谈读书》,按要求找出句子。①找出读书目的的句子:               ②找出读书方法的句子:               ③找出读书作用的句子:               5.《不求甚解》是一篇杂文,在批

8、驳别人观点的同时,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不求甚解”有两层含义:一是,二是。在批驳过程中阐述了读书的要诀全在于,重要的书要。【课内探究】一、创设情境,激情投入,明确目标。“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