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130202
大小:483.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6-25
《《解热镇痛抗炎药》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三章解热镇痛抗炎和痛风药⑴概述⑵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3)抗痛风药一、解热镇痛抗炎药特点1、化学结构各不相同。2、均能解热镇痛,多数能抗炎。(非甾体抗炎药)3、均能抑制体内前列腺素(PG)的合成。二、基本药理作用1.解热作用:使发热机体体温降至正常,效果迅速可靠,常伴有发汗。对正常体温者无影响。解热机制:1)发热原理:外热原→中性粒细胞→内热原→体温调节中枢→PG合成、释放↑→体温调定点↑→产热↑、散热↓→发热2)解热机制:药抑制PG合成酶而起作用发热是机体的防御反应,有诊断意义,不能随意使用解热药。只有在发热太高
2、消耗体力,危及生命,尤其小儿发热易致惊厥时,方需用解热药。3)解热药的应用:※比较本类药的解热作用与氯丙嗪有何不同?机制不同:氯丙嗪是抑制体温调解中枢,使之失灵。作用特点不同:1、氯丙嗪需配合物理降温措施。2、可降至正常体温以下。二、基本药理作用(续)2.镇痛作用:1)中等程度的镇痛作用,对慢性钝痛有效;对急性创伤痛、绞痛无效。镇痛机制:2)镇痛机制:主要作用在外周。※机体痛觉产生机制:组织损伤→释放缓激肽)→痛觉感受器↘产生PG(增敏)↗→疼痛3)无欣快症、不成瘾、无呼吸抑制。3.抗炎作用:PG(PGE)为强致炎物
3、质,极微量注射即可引起强烈炎症反应,并与缓激肽等有协同致炎作用。抑制PG合成酶达一定程度即可抗炎。由于各部位的PG合成酶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各种药物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强度不同。三、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aspirin)1、体内过程:1)口服吸收后,经酯酶水解,以水杨酸盐形式分布至全身。2)t1/2为2~3h,但剂量≥1g改为零级动力学消除,t1/2延长至15~30h。3)代谢产物由肾排泄,碱化尿液可加速排泄。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2、作用及用途1)解热镇痛:用于感冒发热,头、牙、肌肉、神经、月经痛。2)抗炎抗风湿
4、①较大剂量治疗急性风湿热,还有诊断意义。②大剂量(3~5g)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首选药)。3)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大剂量反促进血栓形成①小剂量抑制血小板环加氧酶,减少血栓素A2(TXA2)的形成。②大剂量抑制血管壁PG合成酶。使PGI2合成减少,TXA2易于促血小板聚集、促血栓形成。3、不良反应短时用药不良反应少,抗风湿用量大、时间长,有一定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可加剧溃疡或出血。2)凝血障碍:一般治疗量可抑制血小板聚集,超大剂量可抑制凝血酶原生成,VitK可预防。3)过敏反应: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
5、敏性休克;诱发“阿司匹林哮喘”。4)水杨酸反应:大剂量反复用药可出现,是中毒的表现。※有水杨酸反应,需立即停药,对症处理,碱化尿液加速排泄,给VitK防止出血等。5)瑞夷(Reye)综合征:少数患病毒性感染发热的儿童或青年,可发生严重肝功能不良合并脑病。4、药物相互作用1)与双香豆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竞争血浆蛋白。2)竞争肾小管分泌:①妨碍甲氨蝶呤从肾小管分泌,因而增强毒性。②速尿竞争肾小管分泌,使乙酰水杨酸的分泌减少,易蓄积中毒。四、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为非那西汀的体内活性代谢物。解热镇痛作用缓和持久,抗炎作用
6、很弱,主要用于解热镇痛。最大优点是对胃肠刺激性小;久用可产生依赖性、肾损害;中毒可致肝坏死。对乙酰氨基酚与非那西丁的代谢五、保泰松1、作用:抗炎、抗风湿作用强,解热镇痛较弱,进入关节组织的浓度高,维持时间长达3周,肾排泄慢易中毒。2、应用:急性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急性痛风。3、不良反应:胃肠刺激;水钠潴留;过敏反应;肝肾损害;甲状腺肿大。4、药物相互作用:肝药酶诱导剂,加速自身及强心苷代谢。竞争血浆蛋白,加强口服抗凝血药、降糖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六、吲哚美辛(indomethacin,消炎痛)
7、抗炎、解热镇痛作用显著,用于对其他解热镇痛药无效或不能耐受者胃肠反应常见;可致急性胰腺炎、前额痛;有报道引起造血功能抑制消炎痛禁忌症“阿司匹林哮喘”者消化性溃疡、震颤麻痹孕妇、儿童癫痫史、精神病史哮喘者禁用本药。七、抗痛风药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尿酸盐在关节、肾及结缔组织中析出结晶,急性发作引起局部粒细胞浸润及炎症反应;未及时治疗转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或肾病变。急性痛风的治疗在于迅速缓解急性关节炎、纠正高尿酸血症等,可用秋水仙碱;慢性痛风的治疗旨在降低血中尿酸浓度,药物有别嘌醇(减产)和
8、丙磺舒(促排)等。作业1.试述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基本药理作用。2.简述乙酰水杨酸的作用和用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