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巧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数学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巧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ID:39110473

大小:1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5

数学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巧解二元一次方程组_第1页
数学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巧解二元一次方程组_第2页
数学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巧解二元一次方程组_第3页
资源描述:

《数学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巧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巧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长治八中陈庆华 【教学目标】1.知道解二元—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2.会用代入消元法及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主体知识归纳】1.通过“代入”消去一个未知数,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2.通过将两个方程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3.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是:(1)将方程组里的一个方程变形,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2)用这个代数式代替另一个方程中相应的未知数,使二元

2、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求得一个未知数的值;(3)把求得的这个未知数的值代入(1)中变形后的方程,求得另一个未知数的值,从而得到方程组的解.4.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有:(1)将一个方程或两个方程的两边乘以适当的数,使两个方程里的某一个未知数的两个系数的绝对值相等;(2)将变形得到的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某未知数系数互为相反数时)或相减(某未知数系数相等时),消去一个未知数,使二元一次方程组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求得一个未知数的值;(3)将这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里的任意一个方程中,求得另一个未知数的值,从而得到方程组的解.【基础知识精讲】1.能熟练地

3、用代入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消元时将方程组里的一个方程变形,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时,通常选择未知数系数绝对值为1的方程或常数项为零的方程进行变形,有时也可整体代入,使计算简便.2.能灵活运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时可先根据两个方程中各未知数系数的情况确定消去哪一个未知数.一般地,当方程组中某未知数的系数有倍数关系时,则消去该未知数较简单.(1)当两个方程中某一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且两个系数异号时,可将两个方程相加消元;当两个系数的绝对值相等且两个系数同号时,可将两个方程相减消元;(2)当方程组中相同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既

4、不相等,也没有倍数关系时,则消去系数绝对值较小的未知数较简单,确定要消去这个未知数时,先要找出两方程中该未知数系数的最小公倍数,再把这两个方程中准备消去的未知数的系数化成相等绝对值的数.3.通过探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了解把二元化为一元(消元),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化归思想.体会消元的思想,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来处理.【例题精讲】例:解方程组(用代入消元法):x+2y=7①3x+4y=15②分析:(1)因为方程组的解是各方程解的公共部分,那么两个方程中的同一个未知数就应取相同的值,所以一个方程的某个未知数便可用另一个方程变形得到的关于这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这就是代

5、入消元法的依据.(2)用代入法消元时,由方程组里的一个方程得出的关系式必须代入到另一个方程中去,如果代入原方程,就不可能求出原方程组的解了.(3)要想检验所求的一对数值是否为原方程组的解,可以将这对数值代入原方程组的每个方程中,若各方程均成立,则这对数值是方程组的解,否则说明解题有误.例:解方程组(用加减消元法):3x+7y=9①4x-7y=5②分析: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若有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从而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2、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任务,了解除了代入消元

6、法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消元方法,让学生自己去领悟解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策略是消元思想,掌握什么是加减消元法及用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例:解方程组:4x-2y=4①5x+3y=16②分析:1、注重加减消元法的产生和形成过程,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得出结论,在进行加减消元法的教学时,通过设计系列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层层深入,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2、利用变式训练,加强对加减消元法的理解和应用,为了需要,将课本练习和补充题目进行合理编排,形成有梯度、循序渐进的巩固练习,做到练习后有反馈,有总结,有经验积累,有创新性的应用,达到了教学目的要

7、求.【设计意图】1、本节课的设计以情景创设为背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力求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2、在课堂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做中学”,“想中学”,“动中学”的空间.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主动探索新知识,扩大认知结构,发展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