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name=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材修订介绍

fname=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材修订介绍

ID:39008737

大小:15.60 MB

页数:104页

时间:2019-06-23

fname=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材修订介绍_第1页
fname=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材修订介绍_第2页
fname=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材修订介绍_第3页
fname=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材修订介绍_第4页
fname=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材修订介绍_第5页
资源描述:

《fname=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材修订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材修订解析湖北省宜昌市六中石弘第七章力第1节力第2节弹力第3节重力教科书中教材内容的设置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标准(2011版)1.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会测量力的大小例2通过实验,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例3通过实验,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用示意图描述力。1、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例3实验探究磁铁可以改变钢球运动的方向。例4观察

2、体育运动中的射箭,弓对箭的弹力使箭由静止到运动。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被2011版新课标列为基本操作类的7个必做实验之一——从教材结构上,进一步完善对“力”的概念的认识过程!显著的变化〔修订教材〕第1节力第2节弹力第3节重力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2节二力平衡第3节摩擦力〔现行教材〕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四、力五、牛顿第一定律六、二力平衡一、弹力弹簧测力计二、重力三、摩擦力感知“力”描述“力”测量“力”分析“力”认识“力”——形成概念认识“力”——感知“力”(情感体验)认识“力”——感知“力”(情感体验

3、)认识“力”——分析“力”(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力”——分析“力”(过程体验)认识“力”——描述“力”(抽象的方法)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认识“重力”——描述“重力”认识“力”——测量“力”强调基本技能的训练重视对力的大小的体验、感悟。关注测量技能训练与思维训练的结合。认识“重力”——巩固对“力”的初步认识让学生经历“感知重力”“测量重力”和“描述重力”的认识过程。第八章运动和力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2节二力平衡第3节摩擦力教科书中教材内容的设置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标准(2011版)1、知道二

4、力平衡条件。2、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例4运用惯性,解释当汽车急刹车、转弯时,车内可能发生的现象。1、知道二力平衡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例:坐在汽车里,体验当汽车静止、以某一速度正常行驶、速度增加、速度减小、转弯等时刻的感觉。说明:“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包含在了“认识力的作用效果”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中。删去这两条文字,是为了使行文的含义准确,避免重复陈述,并没有删去这方面的

5、内容要求。问题:《课程标准》删去了“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条目,为什么要删去?实验“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被2011版新课标列为测定性的4个必做实验之一——进一步完善阻力对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体验建立规律的思维过程!显著的变化认识“牛顿第一定律”(建立规律)1.选取运动物体只受阻力的实例2.展示两种对立的观点3.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4.符合逻辑的科学推理建立规律5.用物体的惯性解释有关现象1.选取实例——只受阻力的情况2.展示观点——两种对立观点3.对比实验——阻力对物

6、体运动的影响3.对比实验4.科学推理——建立运动与力的规律牛顿试图描述机械运动的本质——解答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5.解释现象——动态情景呈现——进一步完善实验测量的技能训练!显著的变化测量滑动摩擦力——实验测量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实验探究(选取真实、典型、有意义的选题)第九章压强第1节压强第2节液体的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科书中教材内容的设置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标准(2011版)1、通过实验

7、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例6估测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例8简单解释飞机的升力。1、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例5估测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例6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说明:不能这样认为。理解和了解,是解决问题时的

8、心智技能水平;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形式。这两者之间没有刻板的必然联系。理解的内容,当然要求会计算;了解的,也可以计算。1、问题:压强、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等内容在修订时,删去了“能进行简单计算”这句话,是否不要求计算?机械效率的要求下调为了解层次,是否不要求计算?理解和了解的区别在于:理解需达到转化的水平;而了解只要通过回忆就能解决问题,其情景是常见的、书上的。2、适当增加一些强调探究过程、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落实的条目。如“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标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