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999320
大小:1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3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十一、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设计乐桥镇初级中学季立芳教材分析: 本文是第三单元“事理说明”中的首篇文章,文中以形象、生动准确的语言由浅入深地描述并解释了沙漠中千百年来被视为魔鬼作怪的可怕现象,并巧妙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能较好地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设想: 先展示“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相关图片,而后让学生带着众多的疑惑去快速读文,在反复朗读中,让学生讨论合作探究,逐渐理解这些奇怪现象产生的原因。学习目标1、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2、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3、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2、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科学小品的特点及作诠释、引用的方法和示异释疑的巧妙构思。 教学难点:能科学解释沙漠里的怪异现象,并能解释生活中和本文原理相同的怪异现象。 学法指导: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方法:点拔法,即以学生合作探究为主,老师巡视并适当给予点拔。 教学准备:有关海市蜃楼的材料,沙漠现状的图片。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1、以描写沙漠的古诗名句导入。2、借助相关的材料图片引出沙漠,提出沙漠中真是无鸟无兽变幻莫测吗?人真的会遇见恶鬼和火热的风吗?沙漠真的如此可怕吗?请大家随著名作家竺可桢一起来探索沙漠的奥秘吧! 二、 出示
3、目标(投影) 三、 课文分析 检查预习,出示要求;指导解读,深入领会1:初读课文,独立完成以下任务,3分钟后核对检测,让一行学生来完成。 (1)请给加点字注音:(投影) 玄奘 酷热 戳穿 楼阁 海市蜃楼2)释义 光怪陆离 可望而不可即 海市蜃楼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3)本文作者是 —— 家,我国近代 ——之一,著有 —— 。 (4)本文体裁为 —— 即科学小品。 2 :速读跳读课文,3分钟讨论理清课文思路 提示:文中描述了沙漠里哪些奇怪的
4、现象?作者如何解释的? 明确:一、(1)描述沙漠里的上些奇怪可怕的现象。二、(2-5)科学地解释沙漠里的奇怪可怕的现象。 3、集体读课文第一部分,独立思考以下问题: (1) 沙漠里可怕的景象具体表现在哪?请找出来读一读。 (2) 这些现象的描述在全文中起何作用? 明确:(1)表现在两处 A《佛国记》里讲„„ B、《大唐西域记》里讲„„ (2)作用:让读者触目惊心,也能激起读者探求真相的愿望,很好地引出下文。4、(1)男女分读2-3段,先独立思考,而后同桌交流。 a为何到了解放后穿越沙漠的工作人员没有碰到这些鬼怪离奇的事情? b为
5、何法显,玄奘却觉得如此恐怖? 明确:因为这些奇怪的现象在科学工作者面前有正确的解释,所以他们觉得很平常;而法显、玄奘当时条件差,人手少,装备差,所以他们十分恐怖。 (2)自读(4-5)段讨论合作解决问题,教师巡视点拔。 a、在4段中,找出描述“魔鬼的海”、“海市蜃楼”现象的语句,并读一读。 b、这两种现象的成因如何?相同吗?结合课文,自己解释一下。 c、在5段中找出描述“鸣沙”现象的语句,并读一读。 d、用自己的话解释“鸣沙”的成因如何? e、5段中首句和末句在全文中起何作用? 明确:a、4段的5-7句描述“魔鬼的海”12句描述并解释“海市蜃楼”
6、。 b、这两种现象均是因为光的折射和反射的影响给人产生的错觉,所不同的是10-11句解释如何形成了“魔鬼的海”,12句解释如何形成了“海市蜃楼”。c、描述鸣沙语句是5段中的7-9句; d、鸣沙成因的语句是10句,即沙粒移动摩擦发出声音形成鸣沙; e、首句作用:承上启下,并引出对更奇怪的“声音很怪”的现象的研究; 末句作用:揭示了课文要说明的哲理。 四、 总结全文 师: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本文描述了沙漠里千百年来被魔鬼作怪的可怕现象,从科学的角度作了正确的解释,表明了“一切怪异现象均可用科学解释的道理”。另外,课文作为科学小品,综合运用了多
7、种表达方式和多种修辞手法,所以语言不仅准确而且还很形象生动。你能列举几个例子吗?(结合题二点拔)五、 课外延伸 晋僧法显和唐僧玄奘对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充满疑惑和惊恐,请结合课文,以“写给二僧的一封信”为题从科学的角度向他们解释沙漠现象的真正原因。附板书设计: 十一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现象 成因 魔鬼的海 光作怪(折射和反射) 海市蜃楼 鸣 沙 声作怪(沙粒移动摩擦) 即:一切怪象均可用科学道理来说明 教学反思: 1、 文中奇怪现象其实就
8、是“光作怪、声作怪”,从物理角度分析是“光的折射和反射和移动摩擦”,可见语文与物理紧密相近,生活处处有科学。 2、动手做“筷子在水中会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